• 内容简介
  • 美国学者Clay Shirky继畅销书Here Comes Everybody(中译《世界是湿的》)之后,再度推出一本探讨互联网文化机制的著作:Cognitive Surplus(《认知剩余》)。这并不是一本有着深刻洞见的作品,而且作者也有意将其写成一本商业畅销书,书中不吝笔墨,列举大量事例,配以少量分析与综合,正迎合了人们在数字时代的认知和信息处理的快餐模式。然而我还是决定为其写一篇书评,主要是因为它集中反映了美国互联网研究的一些共识和争论,通过它可以将很多关键话题串联起来,以引发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这本书的主题和结构很简单。本书一开始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有那么多时间上网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感知上的剩余”是从哪里挤出来的?接着,作者分别从手段、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探讨了网民们的行为原因。从手段上讲,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技术平台;从动机上讲,人们遵循着互惠互利的分享原则,这种伦理超出了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达到自我的内在满足和实现;从机会上讲,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机会以实践这些伦理,开展各种实验,即得以加入不同的小群体为共同的目标而贡献一份力量。在这些基础上,一种新型的分享文化诞生了,它们超越了专业或业余的二分法,认为普通人的创造本身就是自我实现的过程,是有价值的,互联网前所未有地帮助人们实现这种价值。

  • 编辑推荐
  •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一种新型的分享文化诞生了,人们遵循着互惠互利的分享原则,在这一便捷的技术平台上进行各种创作,实现自身价值。创作的人多了,文化本身也得以进一步繁荣。然而,一旦知识产品变得丰裕、触手可得,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评价可能也要随之改变。因此,互联网文化究竟是繁荣还是浅薄,还有待观察和争论。

  • 目录
    • 数字时代的文化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