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心事:读《我的父亲罗孚》、《北京十年》

  • 提供方:

    《独立阅读》电子刊

  • 语   言:

    中文

  • 免费

  • 试    读 领    取
  • 内容简介
  • 近三十年来,罗孚的“美国间谍案”是文化圈谈论较多的一桩公案。2011年,香港出版了由其子罗海雷所写的《我的父亲罗孚:一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香港天地图书2011年7月),立意也是要披露“北京十年”的缘故。此外,更有不少人写文章,发凡钩沉,终归隐隐约约,甚至有的文章只能归结到一再问罗孚而罗孚并不声辩云云。对这件事所知不多的读者依然所知不多,并不知道准确的理由,内里的是非曲直——何为冤案,冤在何处,读完与未读一样雾里看花。

    读《北京十年》,发现从前的疑窦似乎豁然开朗,对于历史迷雾中的人和事,像盲人摸象那样,大致拼凑,心里有了个图像。如果说另外六部作品反映的是作为作家、文人的罗孚,那么《北京十年》要表达的是罗孚自己,是属于他的故事。因此,这本书实在要比其他六本更具有阅读和分析的文本价值。

  • 编辑推荐
  • 在百度搜“罗孚”,在前十页95%的内容都是汽车品牌,而与我们要说到的这位文坛长者毫不相关。

    罗孚,他是谁?有文载道:他推动周作人的作品在多年沉埋之后重见天日;他是金庸和梁羽生走红华语世界的幕后推手;他以一篇《你一定要读董桥》掀起了内地的董桥热……

    对于罗孚,这些都是做配角的掌故,侧身在他人的阴影里。罗孚作为主角的故事,是因滞留北京十年(1982--1993)而传闻甚广的那个人。

    本期内容,让我们通过阅读《北京十年》、《我的父亲罗孚》,去钩沉往事,去了解一位我们应该了解的人。

  • 目录
    • 他人的心事
    • ---雾里看花说罗孚
    • ---北京十年与文化人士的交往
    • ---对“特殊人物”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