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恋母情结(Oedipus Complex,也译作“俄狄浦斯情结”或“伊底帕斯情结”),是指儿子亲母反父的复合情结。它是弗洛伊德主张的一种观点。这一名称来自希腊神话王子俄狄浦斯(或作伊底帕斯,Oedipus)的故事。俄狄浦斯违反意愿,无意中杀父娶了母亲。弗洛伊德1913年的《图腾与禁忌》一书中提出,男孩早期的性追求对象是其母亲,他总想占据父亲的位置,与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爱情。也就是恋母情结。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个人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并用来解释文化与社会的起源。

  • 劳伦斯俄狄浦斯情结代表作《美妇人》,又译作《可爱女人》

    作者:劳伦斯

    《美妇人》——劳伦斯笔下的又一部母亲控制儿子的故事。劳伦斯在小说创作中所作的心理学探索是他观察人生、反映社会的一个独特视角。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有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主题——“俄狄浦斯情结”。这一主题在劳伦斯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在他后来的短篇小说《美妇人》中,这个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和深化。

  • 《小城畸人》中的《母亲》

    作者:舍伍德·安德森

    短篇小说《母亲》是其中较有分量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一位母亲内心的失败感。母亲早年当演员的理想终成泡影,婚姻又变成了一种生活负担。她希望儿子有所作为,但又不愿他按照丈夫的指点发展。她深爱着儿子,却又无法和他交流,想杀了丈夫,却又下不了手,最后只能在病态中等待生命的终点。本文从“母亲”病态心理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出发,对“母亲”的病态心理进行了分析。“母亲”病态心理的表现1.对儿子的“恋子情结”借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我们可以称小说中母亲对儿子畸形的爱称为“恋子情结”。她对儿子关爱有加,但这实际上并不完全是出自于深沉、自然的母爱。

  • 《骑木马的优胜者》,又译作《木马赢家》

    作者:劳伦斯

    《骑木马的优胜者》讲述了一个叫保罗的男孩为了取悦爱慕虚荣、贪图享受的母亲,参加赌马。通过每次疯狂的摇动和鞭策自己的小木马,他能神秘的“感知”到哪匹马在赛马会上能赢得冠军。故事的结局是保罗最终因赌马为母亲赢得了八万多英镑,但长期的焦虑和精神紧张使他最终从木马背上摔下而丧命。保罗的死因是合力的作用,俄狄浦斯情结和父母、舅舅以及园丁巴西特追逐金钱的欲望是导致保罗丧命的两个主要原因。主人公保罗自身的俄狄浦斯情节跟劳伦斯的其他作品不同,不是因为母亲的过度溺爱而是因为母亲的冷漠和父亲这个形象在家庭里面的缺席。由此使得保罗产生了代替父亲的想法来争取母亲的爱,不幸的是,这一切导致了保罗的悲剧。

  • 《出人头地》

    作者:劳伦斯

    D. H. 劳伦斯的短篇散文《出人头地》回忆了其与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母亲代表着劳伦斯生命中的所有崇高的事物,但她一生贫困,因此渴望子女出人头地,看不起他对写作的热情。而他坚持写作,终于让母亲看到了自己发表的作品。虽然母亲已去世,他却依然在思量她对自己会有什么看法。文章笔触细腻,体现出劳伦斯对母亲所怀有的复杂情感。

  • 《变形记》

    作者:卡夫卡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它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孤独感与陌生感,即人与人之间,竞争激化、感情淡化、关系恶化,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既荒谬又难以沟通。推销员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甲虫,尽管它还有人的情感与心理,但虫的外形使他逐渐化为异类,变形后被世界遗弃使他的心境极度悲凉。三次努力试图与亲人以及外界交流失败后,等待他的只有死亡。书中主人公对妹妹的情感,同样被视为异化的俄狄浦斯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