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日,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上映,8天票房突破18亿。影片主人公对家乡的感情在观众中产生共鸣,令这部电影同时收获票房与口碑。家乡,总能戳中观众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对于全世界的人来说,家乡都是引发无限遐想的一个词。游子在外,不一定事事得意。不得意时,家总是避风和疗愈的港湾。

文学经典中也有许多对“家乡”这一主题的描述,比如美国小说家华盛顿•欧文与英国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就写过关于家乡的作品,这些作品受到他们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

在他们作品中,家乡是什么样子?家乡又令主人公产生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 华盛顿·欧文

    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1783—1859),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随笔作家、传记作家、历史学家以及外交官。他的很多作品关注奇闻轶事与穷乡僻壤的风俗习惯,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1819至1820年期间,欧文的《见闻札记》出版,其中包含他两篇著名的小说《瑞普·凡·温克尔》和《睡谷传奇》,《见闻札记》引起了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也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瑞普·凡·温克尔》是一篇充满奇思妙想的短篇小说,背景设在荷兰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乡村。

      瑞普为人和善,靠耕种土地养家糊口。一天,他为了躲避唠叨凶悍的妻子,独自到附近的赫德森河畔兹吉尔山上去打猎。他在那里遇到了当年发现这条河的哈德森船长及其伙伴,在喝了他们的仙酒后睡了一觉。醒后,他下山回家,才发现时间已经过了整整二十年,一切都十分陌生。原本闭塞的山村现在一片沸腾,到处是演说、传单和竞选。恍惚中,瑞普发现,酒店招牌上英王乔治的画像变了。红色的上衣成了蓝黄色,手中的权杖成了宝剑,他戴着三角帽,下面是“华盛顿将军”的字眼。瑞普终于明白了,他现在已由英王的臣民变为“合众国的一个自由的公民”。

      作者通过瑞普那看似荒唐的“离乡”和“返乡”的遭遇反映了独立革命前后北美大陆上乡村的社会状况,同时暗示这场革命成功后,广大民众并没有在生活上得到丝毫改善,讽刺了现实。最巧妙的是,作者将这种讽刺融入家乡的变化中,让牵挂家乡的读者感同身受。

  •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20世纪英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画家。他的作品大多带有自传属性,代表作有《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劳伦斯的创作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影响,主要探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哲学思考。他企图在生命的底层去寻求救赎人类的途径,表达回归自然的观点,从而抨击禁锢爱、压抑爱、扭曲爱、异化爱的西方工业文明。

    • 《诺丁汉矿乡杂记》写的是劳伦斯的家乡——伊斯特伍德的变迁:过去,这里自然环境美丽和谐,人心淳朴、乐观善良,充满血性。现在,这里工业矿区林立,成了一个采煤村。儿时的森林不在,童话世界已然消失,人成了机器的奴隶,人的血性荡然无存。

      劳伦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乡多年来的变迁,层层深入,引出他对英格兰工业化问题的深刻思考,猛烈地抨击了物质主义的丑陋之处,呼吁人们奋起改变,重新开始,并且保持对美、尊严和辉煌的追求,去造就一个全新的英格兰。

    • 《春天的阴影》讲述了辛森在功成名就后回到自己故乡的故事。

      辛森生活在工业城市,而他的家乡是个远离尘嚣的林场。他重回自己久违的故乡,想去看望他的昔日情人希尔达。在回村庄的小路上,他碰到了一位年轻的守林人。在与守林人的谈话中,辛森得知,自己的昔日情人希尔达已与这位守林人相爱。故乡毫无变化,景物依旧,然而他昔日的恋人希尔达却已另结新欢。这个“春天”,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紧凑,节奏明快,简单中彰显个性,平凡中凸显魅力。作者在小说中赞美原始生态的自然美景,同时批判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和压抑。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无论游子去到多远的地方,愿每个人的家乡越来越好,旅人归家时,仍是万绿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