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外研阅读“好书领读”栏目,本期与大家共读的作品是费孝通的《乡土中国》。

在这期栏目中,你将会了解到:

1. 费孝通的生平经历;

2.《乡土中国》介绍及主要观点;

3.《乡土中国》精彩段落解读。

  • 1 费孝通介绍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及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实地调查中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其著作有《乡土中国》《江村经济》《中国士绅》等。

    费孝通生于江苏吴江,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在儿时的成长过程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父亲费璞安。费璞安曾东渡日本学习教育专业,回国后致力于开展新学教育。

    费孝通的母亲杨韧兰也非常注意让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即使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她也不减少教育方面的开支。费孝通幸运地赶上了新学教育,在振华女中接受了八年教育。1928年,费孝通入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读完了两年医学预科,因受当时革命思想影响,决定不再学医,转而学习社会科学。

    1930年,费孝通在燕京大学学习,他的启蒙老师是社会学系教授吴文藻。1933年完成学业,在吴文藻的推荐下,费孝通进入清华大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系,跟随史禄国攻读体质人类学,1935年获得社会人类学硕士。1935年赴英国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攻读博士,师从马林诺夫斯基,1938年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中央民族学院教授等。

    费孝通还曾于1980年获国际应用人类学会颁发的马林诺斯基名誉奖;1981年获英国皇家人类学会颁发的赫胥黎奖章;1988年在联合国接受1988年“大英百科全书”奖等。

  • 2《乡土中国》介绍

    《乡土中国》是学界公认的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国社会学领域的经典名篇,也是社会学和人类学专业的必读书目。

    这本书收集了费孝通先生四十年代后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的“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当时费孝通先生应《世界评论》之约,写成分期连载的14篇文章。三联书店后于1947年出版此书,全书共14篇文章。

    费孝通在前言中讲到,书名中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尝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书中主要探讨了乡土社会人文环境、传统社会结构、道德体系、家族、血缘、地缘、名实的分离等制度及概念,作者深入浅出地解析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与结构。

  • 3 片段阅读

    这本书在解释中国传统的社会方面,提出一个概念叫做“差序格局”,与之相对的是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

    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作者将其称为“差序格局”。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

    In Chinese society, the most importantrelationship—kinship—is similar to the concentric circles formed when a stoneis thrown into a lake. Kinship is a social relationship formed through marriageand reproduction. The networks woven by marriage and reproduction can beextended to embrace countless numbers of people—in the past, present, andfuture.… each network is like a spider's web in the sense that it centers ononeself. Everyone has this kind of kinship network, but the people covered byone network are not the same as those covered by any other.

    因为这样的差序格局,我们对人有了亲疏远近。在一个个同心圆里,最内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比如家人,再推出去是较为亲近的朋友和亲戚,再往外是泛泛之交,最外是陌生人。在差序格局中,维系社会关系的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每根联系由一种道德要素维系,克己复礼是中国乡村社会道德体系的出发点。

    相比之下,西方社会呈现的则是“团体格局”。

    团体格局像田里的捆柴,几根成一把,几把成一扎,几扎成一捆,几捆成一挑。一捆捆扎得很清楚,不会乱。在团体格局中,团体是有一定界线的,谁是团体里的人分得很清楚。

    在团体格局里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每个人结上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公民”的观念不能不先有个“国家”。这种结构很可能是从初民民族的“部落”形态中传下来的。

    In such a patter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depend on a common structure. People attach themselves to a preexisting structure and then, through that structure, form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concept of the citizen, for example, necessarily follow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It seems likely that this type of organizational pattern grew out of primitive tribal formations.

    作者认为,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离不开宗教观念。西方信仰上帝,宗教教义中有两个重要的观念:一是每个人在神的面前是平等的,二是神对每个人是公道的。

    中国社会则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讲究人伦,作者认为,“伦”就是从自己退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差序。伦就是由差等的次序。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从己到天下是一圈一圈推出去的。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强烈推荐你阅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