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外研阅读“好书领读”栏目,本期与大家共读的作品是李济的《中国文明的开始》。

在这期栏目中,你将会了解到:

1. 李济的生平介绍;

2.《中国文明的开始》背景介绍;

3.《中国文明的开始》精彩段落解读。

  • 1 李济介绍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李济。

    李济(1896—1979),字济之,湖北钟祥人。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他领导的安阳发掘对20世纪整个下半世纪的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代表作有《殷墟器物甲编:陶器》《西阴村史前遗存》《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文)》《安阳(英文)》等。

    1918年,李济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入麻省克拉克大学攻读心理学和社会学,1920年获得社会学硕士学位,之后转入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专业,随虎藤、托策与狄克森三位导师分别学习体质人类学、考古学和人种学,192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3年,李济毕业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与清华大学任教。1925年至1926年,主持山西夏县西阴村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成为第一位挖掘考古遗址的中国学者,揭开了中国现代考古发掘的序幕。1929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928年至1937年,主持震惊世界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并由此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1949年以后,任台湾大学教授,创办考古人类学系。1937年至1979年,他花了大量的时间用来保管、运送、研究并出版在安阳出土的资料。他的著作《安阳(英文)》于1977年出版。

  • 2《中国文明的开始》介绍

    1957年,华盛顿大学出版李济的《中国文明的开始》,收录了李济在考古学、人类学方面的经典英文著作,书中的文章均用英文写成。“博雅双语名家名作”系列之《中国文明的开始》(英汉对照)配以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译文,首次以双语呈现。读者不仅可以跟随中国考古学之父探寻古老中国文明之滥觞、追溯中华民族人种之起源,亦可重见这位伟大学人的学术生涯、人生轨迹如何与中国现代科学之建立、文化之复兴、家国之命运紧紧联系地一起。

    这本书所选篇目大多曾刊载于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学刊上。前三篇选文原为李济先生于195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所作的三次演讲的手稿,介绍了震惊世界的“使殷商文化由传说变为信史”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

  • 3 片段阅读

    这本书的第一篇文章是《挖掘中国的历史》。作者行文清晰流畅,逻辑严密,重点探究中国种族历史的溯源。

    开篇,作者由中国历史延绵不断的特点谈到了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的背景。辛亥革命之后,单纯的文字记载已不再被认为是有效的证据了。找寻证据的运动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诞生了中国考古学。

    在这些问题中,关键的两个问题一是有关中华民族的起源及其形成,即谁是最早的中国人?二是有关中国文明的性质及其形成,即中国文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作者尝试以近代考古学为基础回答上面两个问题:从1933年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发现的头骨为切入点,讨论中国人的种族历史,研究山顶洞人的骨骼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的关系。

    山顶洞人的骨骼有三种不同的种族成分:蒙古人种、美拉尼西亚人种及爱斯基摩人种。同时作者通过对《山海经》中对“毛民”的描述,荀子《非相篇》中对闳夭的描述,从古代中国青铜器花纹上的人物面相等推断,这些人种曾经参与中国人种族历史的演进。

    在谈到中国古代青铜器花纹时,作者说道:

    On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one occasionally finds, among their profuse decorative patterns, the casting of the human face realistically done; the Melanesian appearance is by no means rare. The most illuminating example is from the Sumitomo’s collection, a *yu* wine vase cast in the form of a tiger embracing a child; the face of the child shows a decidedly Negroid countenance with which the designer of this bronze must have been intimately acquainted.

    在古代中国青铜器的繁复花纹中,我们有时会发现非常逼真的人面像,而其中不乏美拉尼西亚人的人面相。住友收藏的一支卣是说明这一事实的最好例子。这支卣的形状是一只老虎抱着一个孩子,孩子的面貌与小黑人的面貌绝肖,这一面貌想来为此青铜器的设计人所熟稔。

    考古需要不仅讲究文献证据,还有文物证据。就连一颗牙齿也大有文章可做。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提到了一枚旧石器时期上期的人齿,这枚牙齿反映了东亚区域内人体的体质特点。

    Thus modern archaeology and modern anthropology have jointly established a case that in Eastern Asia the evolution of Hominidae, from the time of early Pleistocene down to the modern age, is accompanied at different stages by a persist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the invariable presence of the shovel-shaped upper incisor teeth. It is a phenomenon quite peculiar to this region, which so far has found no parallel anywhere else.

    由此近代考古学和人类学共同证实了一个事实,即:从更新世早期到现在,东亚区域的人科在其不同的演进阶段,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形态学特征——箕形上门齿的存在。这一现象是这个区域所特有的,在别的区域尚未发现类似的情形。

    作者重点剖析了中国种族历史的问题,史论结合,道出现代考古学的重任,强调了找寻证据的重要性。如果你对人类学、考古学感兴趣,推荐你阅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