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

跟她一起看见 --《看见》有感

水藻

   因为不是CCTV粉,也不是湖南人,所以没有关注过柴静的节目, 只是有时无聊地拿着遥控器换台,匆匆扫过CCTV2,偶尔瞥过这张面孔。当微博上铺天盖地的《看见》的软硬广告袭来时,我一贯的反感:柴静谁啊,做过什么节目啊,我更爱看大头陈鲁豫……不过后来我还是买了这本书,感谢党,给我发了当当的购书卡;多亏了豆瓣,当我琢磨着买什么书好的时候,大大的9.4分和满屏的五颗星促使我把它放进了购物车,很快收到了书。

   封面图片上,几双眼睛的目光正好交汇在图片的中心处;书名二字恰到好处地停在主角的视线上,反白的字体使其跃然于灰蓝色的背景上。

   翻开书看了几章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一切都是刻意的:眼睛、目光、灰底白字,封面上我能识别出来的元素都准确无误地指向主题——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是柴静在序言中的一句话。

   头两章看下来,觉得这人写得真是好。我的汉字储备不多,这书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我一下子反应不上来的字词,文字直白却不粗糙,没有废话,信息量大,画面感极强,像在看电视节目。这一段讲完了和下一段之间有隔行,像在切换画面,给观众喘口气的时间。

   大多数人的自传,字里行间藏不住功成名就后回想当年的意味。这本却难得的没有,而是踏踏实实地再次走入彼时彼景:一通电话,一个闪念,一次危急时刻真真地就出现在你的脑海里,让你不由自主地身临其境。想想其实也是,看柴静采访的那些人和事儿,非典病房、未成年人集体服毒自杀、警察局长利用职权偷换囚犯、戒毒所逼戒毒者卖淫这里的任何一个话题岂是一两期节目能说得清的?背后的真相,又岂是记者采访能探得明的?就算探得一二,又岂是我等众生能接受得了的?所以,哪里来的成就感?

   于是,不讲所谓成名成家的经历,这样就对了。柴静在书里讲的,是怎样找到自己的“人味儿”,怎样带着这日益浓烈的“人味儿”去认识,去感觉,去理解那些流淌在她身边的人。这些恰恰是这本书打动我的地方。

   刚进台的时候,她在每期节目最后八股文般地重复“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然后卸妆下班回家。“好像这演播室只是一个布景,我只是在表演一个职业。”这个充满了“塑料感”的主持人在做《双城的创伤》那一期时“入戏”了:她不由自主地抬起手又放下,企图安慰失去姐姐的受访者。她在结尾说“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既没有居高临下咄咄逼人地发问,也不再是指指点点的旁观者。 忘掉了自己,使她更有机会得以感受到流淌着的人,体会到他们的真实和无奈。忘掉了节目,使她不再执着于所谓的结论。因为这错综复杂的世界,并不是事事都有解。这期节目做得很深刻,她总结:“对人的认识有多深,呈现才能有多深。”家暴那一期节目后,她进一步总结:“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回到序言,她的领导陈虻问她“做新闻关注什么?”她回答:“关注新闻里的人。”带着这样的信念,她不断地反思总结,找到了自己独特的关注人的方式。像她自己说的,她想“感觉到人,哪怕是血肉模糊的心。”其实她是在努力寻找真相,哪怕千辛万苦,哪怕是不堪的真相。

   她内心平静地面对世间的水深火热。透过她的文字,我看到了她善良的倔强,我感受到了以柔克刚的力量。突然想起《悟空传》里的一句话,“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书还没有看完,我愿意继续跟她一起“看见”。 by孟贤颖

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