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的时代背景
hxyy
从对《简·爱》的分析中,对夏洛蒂创作意图的说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夏洛蒂勃朗特或她的自传体小说中的主人公简·爱)的宗教意识是与众不同的(带有当时社会的进步意义)。它的出现不是一个偶然,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时期人类精神的体现,一代社会思潮的反映。十八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工厂建立,无产阶级逐步形成,同时,圈地运动规模扩大,大量农民破产,流浪各地,充斥城市。社会成分和社会生活的剧烈变化,传统的宗教信仰在群众中的作用遭到严重削弱。在国教腐败、道德败坏、犯罪增加的情况下,1784年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1791)在英国创立独立的宗派--卫斯理宗教,它属于新教改革传统,力图挽救危机,复兴基督教信仰。为适应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该教派接受和加强某些被忽视的历史上的新教各派的教义:认为得救既凭借神恩,亦取决于个人自由选择,所有人都有得救的可能,靠着圣灵,人可以达到上帝对他人完全的爱,获得完善的基督品格,在神学上,不强求一致。强调圣灵有使人信仰及改造信徒生活的力量,宗教的核心在于人与上帝的切身联系。在社会观点上,重视下层社会,主张社会改良。另一方面,该宗派要求信徒虔诚地读《圣经》,严格宗教生活,提高道德水平和革新面貌,同时严格教会组织,坚持在下层传教。此宗派在英国受到下层群众的支持。勃朗特姐妹的父亲帕特里克·勃朗特便是此宗派的牧师。勃朗特夫人去逝后,她的姐姐伊丽莎白·勃兰威尔照料着孩子的生活,她有着严谨持重的卫斯理教的作风。种种与卫斯理教派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勃朗特姐妹身上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一点在她们论述自己的态度、感受和情感时表露出来。在另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表露出来的思想意识可以称得上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尤其是1836年的英国宪章改良运动)的前沿征候,只不过是渗透在欧洲文化积淀的重要因素--宗教之中去了。这在俄的普加乔夫起义、中国太平天国革命上都有着类似的作用。
回复
-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