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

记忆的变形——《一江流过水悠悠》读后感

水藻

by 刘宜欣

“在我们家,宗教和蝇饵投钓这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开篇头一句,作者似乎试图把钓鱼从“术”提升到“道”的境界,作为读者,我对道德说教的恐慌油然而生。难道作者真的要用落入俗套的形式赋予生活中一项简单的技能以象征意义,目的是以垂垂老矣的长者姿态对我们进行说教?且往下看。

小说通篇采用第一人称以回忆的口吻叙事,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作者意图与文本意图的分裂。因此作者得以打破时间线性线索,以四段被时间割裂的回忆呈现出全部内容。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大河是汉语读者耳熟能详的物象。无论是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还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甚至是毛泽东的“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水流,尤其是大江、大河,作为中国诗词的传统物象,其重要程度不下于月亮。其所思所感不外乎好景不长荣华易逝、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等等。从此出发,能谈的、别人谈过的都已太多,就谈些别的东西吧。

无论是汉语读者还是西语读者,似乎都对回忆情有独钟。回忆是经过回忆者的加工,与其说是重现的,倒不如说是虚构的现实,也可以视作现实的变形。无论多么惨痛的经历,只要化为回忆,经由当事人的嘴说出来,似乎就变得可以让人接受。于是回忆就变成了人类逃避赤裸裸的、无可回避的现实的途径。人们热衷于回忆,热衷于听别人的回忆,把回忆当作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缓冲地带。比方说,有人以卑鄙的手段与你竞争终生,当你行将就木的时候,去参加他的葬礼,看着他的墓碑,你可能会忽略他的奸诈狡猾、不择手段,转而想起有一次你们俩同桌吃饭,他殷切地给你倒茶,还满怀深情地谈起自己的父母妻儿。再比如说,你年轻的时候从城里被发配到农村劳动,受尽折磨恨不得一死了之,半个世纪过去以后,留在你记忆里可能只有一天早晨,你去河边挑水,看到一个面颊红扑扑的农村姑娘趁着清晨无人的时刻在河边洗头发,看到你以后羞涩地转过身去,水珠沿着她的脖子流下来。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设想,回忆不仅仅让现实变形,时间与环境也可以促使回忆变形,使它的侧重点发生变化。还是刚才的例子,你在河边遇到洗头发的农村姑娘,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她植入记忆,当时你在记忆里看到的是红扑扑的脸颊、脖子上的水珠,半个世纪以后,当你看过太多把头发染红、染黄的年轻人,再回忆起她,看到的就是她淳朴的笑容和乌黑油亮的头发。在我看来,《一江流过水悠悠》的艺术内容,即回忆的变形,其精髓在于被匆匆流逝的时间割裂的记忆,在于作者在四次钓鱼之间简略提到三段时光。既然作者将其省略,我们又如何能把隐藏在它们之中的内容提炼出来?方法当然是从“有”读到“无”。当你深刻理解了存在于文本之中的四段关于钓鱼的记忆,之前被忽略的三段时光自然会浮现出来。我们首先来看作者的关于钓鱼的前两段记忆。第一段关于钓鱼的内容发生在少年时期,第二段关于钓鱼的回忆发生在“我”三十出头的时候。在青少年时期的回忆中,作者的侧重点显然是钓鱼,着重介绍工具与技巧,从第二段开始,保罗被提到的次数以及关于他的细节描写明显增加——保罗在作者的回忆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及至第四段,钓鱼作为引发人物描写的手段已变得不再重要,字里行间几乎全是父亲和保罗。

正是回忆本身的变形使小说变得奇妙。从读者的角度出发,我们不妨把正在写作的作者设为A,处于回忆之中的作者设为B,小说的主人公设为C。毫无疑问,A通过B创造出C,问题是B在由A到C的过程中被置于何地?是像A一样作为垂垂老矣的长者一成不变,还是随着C的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答案显然是后者,否则记忆的变形无从发生。第一段关于钓鱼的叙述,B站在少年的立场上进行回忆,因此钓鱼技巧、斗殴之类的事情成为叙述重点。最后一段关于钓鱼的叙述,B站在老年的立场上进行回忆,亲情的成分明显加重。A与B显然不处于同一时空,不应该被等同起来。而且作者也不时通过简单的衔接暗示B的变化,比如出现第十三页第五行的“是的,我们不再时不时结伙去钓鱼。”接下来的一句就是“我们如今已经三十出头”——B几乎在一句话之间由青年人成长为中年人,而由于通篇充斥着回忆者的口吻,B的成长又不能等同于C。也许不该说A通过B创造出C,而是A先创造出B,A与B再合力创造出C。有得必有失,也正因为如此,相较于第四段而言,前三段无可避免地带有刻意与做作的成分——无论如何,经过人为加工的回忆者总是不如写作者可靠。幸而B的变化可以带来更多的阅读乐趣,个人以为B的存在利大于弊。

除此之外,小说几乎回归传统的叙事方式也值得一提,它不像我们读到的很多关于回忆的现代小说,充斥着大量的细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细节。拉什迪认为用细节取代故事,使得叙述故事的能力逐步消亡,是人类社会的最大悲剧。实际上人类使用文字叙述故事的能力正在衰退,使用镜头叙述故事的能力正在提升。根据《一江流过水悠悠》改编的电影《大河恋》当然完全有可能成为一部好影片,只是被镜头谋杀的B到底属不属于悲剧,就见仁见智了。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