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电影系列(爱情)--《泡沫人生》
【电影信息】
泡沫人生 L'Écume des jours (2013)
类型: 剧情 / 爱情 / 奇幻
本片改编自法国鬼才小说家鲍里斯·维昂同名畅销小说,由米歇尔·冈瑞亲自执笔剧本。
当我们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时,实际只是在说人类对自身所创造的文明的表达总是惊人的相似,惊人地滞后于文明自身的发展。这使得能够跟得上这种进程的人---为了保持他们与其生存环境的联系---不得不一遍又一遍重复他们所已经理解的事实,而普遍来讲,多数人对文明的贡献只是去消耗它,而不是表达。
比如消费主义,对不计其数'must-be'产品的忠诚,比如财富较量游戏,炒一切可炒之物,比如玩概念,疯狂创造意思相近的新名词,比如过量生产国防武器,这些信念根本来自虚幻,衍生出更多虚幻。人类在梦境一般的虚幻中度过大部分人生(况且还有那么多睡眠、醉酒、致幻和违心状态),一边自我感觉良好,一边丧失着自我认知的能力。愤怒、厌恶、绝望、自责、自负、自慰、逃避、报复情绪随处可见,想想你自己和你周围的人。
个体的虚幻不断掏空着文明的果实,在破坏--重建的循环中,物质文明在积累,精神世界却泡沫一样脆弱。人类很努力地试图从窒息的梦境中醒来,却发现只是又进入另一层梦境。其实标题Waking翻译成“半梦半醒”不太准确的,它是“从梦到醒,正在醒着却醒不了”的感觉,不可反向,只是没什么精准的汉语词描绘。Btw, 好喜欢影片里摇摇晃晃的镜头,很有梦境的恍惚、杂乱、跳跃、非逻辑感, 字面的和隐喻的。
归功于城市文化、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人的“焦虑”“恐惧”心理越发淡薄消解。不怕、不信、不反思。道德心理上,我们已经空前地勇敢。电影里有一段很振奋人心的进化论演说,进化已经变成以个体需求、愿望为中心的进化。这是让人类离精神自由或者说自由意志更近,但我们的需求、愿望又是什么呢?
回复
-
小Beau
【作者】
鲍里斯·维昂(Boris Vian,1920~1959),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在巴黎中央工艺美术学校时开始创作诗歌,写过电影剧本。代表作《岁月的泡沫》、《我要到你的坟头吐唾沫》、《北京的秋天》、《蚂蚁》等,戏剧作品有《创建帝国的人们》《全部屠宰》和《将军们的点心》,去世后发表诗集《我不愿死》。
他被誉为战后法国的一位重要作家,与同时期的海明威、萨特、菲茨杰拉德、波伏娃、加缪齐名,在法国一提到维昂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天才和传奇,意味着放浪不羁的叛逆。
他的经典小说《岁月的泡沫》得到“法国当代第一才子书”的赞誉。心脏病突发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唾弃你的坟墓》于1978年被梅尔•扎奇翻拍成世界十大禁片之一。
维昂的妻子与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有多年的感情纠葛,有意思的是,维昂对于现实无能为力,但在《岁月的泡沫》中为萨特量身设计了一个漫画式的作家形象,借书中的女子之手和他独创的一种凶器“挖心器”把这个影射萨特的人物的心直接挖了出来。而萨特大师一直很欣赏维昂的才华,并鼎力推荐这
-
小Be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