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分热播剧《隐秘的角落》引发观众热议。这部剧情节环环相扣,于细节处埋下伏笔。这部剧引发人们热烈讨论的原因还在于其揭示的儿童教育问题。

三个小孩目睹了一场谋杀案,他们的冒险也就此展开。

朱朝阳内敛懂事,习惯性隐忍与讨好;严良简单直率,过早地担起了重担;普普乖巧听话,处处小心。三个小孩一步步成为“坏小孩”,最终无法回头。

这不禁引起观众的思考:家庭环境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究竟有何影响?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与孩子性格及人格养成息息相关。科学的育儿方法是每位家长的“必修课”,不仅关系到当下的相处,更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 《儿童的教育》

    《儿童的教育》是一部早期的关于儿童教育的书,作者是爱伦·凯。这本书讲述了儿童教育的各个方面,如体罚的恶果、儿童心理学的发展等,对教育孩子有一定的启发。在这本书中,爱伦强调注重儿童权利,主张自由教育的原则,认为理想的教育应该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涉和压制,让儿童的天性自然发展。

    爱伦·凯,瑞典作家、妇女运动活动家。她出生于瑞典一个自由主义传统浓郁的家庭。1879年,其父政坛受挫,家道中落,她毅然走向社会独自谋生。她在斯德哥尔摩担任女子学校教师且在工人学校兼课,同时为《家庭杂志》撰稿,后被平民大学聘为瑞典文明史讲座教授。l889年,她结束教师生涯,开始从事写作,并积极投身于保卫母亲和儿童权力的妇女运动。

  • 《教育论》

    这本书是赫伯特·斯宾塞发表的四篇教育论文《智育》《德育》《体育》以及《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汇编而成,1861年在伦敦出版。他反对古典主义不实用的知识,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认为教育是为了“完满生活做准备”,教会人们如何生活,运用各种能力,“对己对人最有益”。在这本书,作者还提到父母教育孩子光靠说教是不行的,重要的是实际行动,亲子时光极为重要。

    赫伯特·斯宾塞,英国哲学家,实证主义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法国资产阶级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思想与庸俗进化论的社会政治思想。斯宾塞认为,哲学应该像自然科学一样,以事实和经验为依据。在社会思想上,他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领域,用以解释社会现象。他的代表作包括《社会静力学》《社会静态论》《人口理论》《心理学原理》《教育论》,其著作对很多课题都有贡献,包括规范、形而上学、宗教、政治、修辞、生物和心理学等。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主要论述“绅士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和智育三部分,希望通过教育巩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洛克将体育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认为要幸福,必须先有健康。他建议从小锻炼儿童的身体,形成健全的体魄;在德育部分,洛克重视儿童的精神培养,阐述了科学教育儿童的方法;而洛克对智育的理解是广泛全面的,提出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该书问世以来,一直不断影响着教育界,至今仍是一本教育必读书。

    约翰·洛克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英国经验主义的奠基者,自由主义之父,全面论述宪政民主思想的第一人。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美国和法国启蒙运动中许多主要哲学家的创立。

  • 《爱弥儿(上)》《爱弥儿(下)》

    《爱弥儿》分为五卷,作者是卢梭。这本书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的全过程,集中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卢梭认为,教育的来源有三种:自然的教育,事物的教育以及人为的教育。只有这三种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育效果,而卢梭笔下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书中体现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引起强烈反响,对许多重要的教育家都有所启发。

    让-雅克·卢梭,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