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阿伦贝皮面临着糟糕的公共卫生、营养不良和较高的婴儿死亡率,即便如此,它仍是科塔克眼中的“桃花源”。那个时候的小渔村,虽然有着大男子主义、男女不平等的性别问题,但整体上来说,仍是一个具有平等价值观、没有社会分层的淳朴社区。依靠风力进行捕鱼是阿伦贝皮人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开放的经济等级,令那些勤奋、有商业智慧的阿伦贝皮人很容易获得较高的成功机会。
最令科塔克吃惊的是,几乎没有人具有政治身份。村里只有一个政府任命的警察,领着很低的薪水,却连政府提供的左轮手枪都不敢使用。科塔克这样回忆着这个“寒碜”的警察:“他没有逮捕过任何人;监狱里一直空无一人,除了偶尔会有游客获准在里面睡上一晚。”这在如今,放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景象。
然而这一切在六十年代末开始发生改变,直到八十年代,天翻地覆的变化发生了。
众所周知,1968—1974年间,巴西出现了年均增长11%的经济奇迹。作为与大城市毗邻的阿伦贝皮,从1965年开始就在社会关系和处事方式上受到了外部世界的诸多影响。随着巴西经济的爆发式增长,阿伦贝皮的人口也在逐渐膨胀,交通状况改善,建筑业和旅游业逐渐兴起,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但发展的后果则是给当地带来了众多的外来的嬉皮士和工业污染。
发展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全球化到底能不能为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带来福祉?这些问题谁都无法给出准确的解答。有人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发展的受害者。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阻碍资本流动的国家边界被消除了,人们的生存资源在自由贸易的世界中更易于被掠夺,他们的生存权则遭到了更迅速和残酷的否决。这种生存与发展矛盾交织的社会形态,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文化密码?美国人类学家康拉德•科塔克对巴西的一个小渔村巴伊亚州的阿伦贝皮进行了长达四十二年的跟踪考察,见证了这个天堂般美丽的边远村庄卷入全球化的全过程。他的著作《远逝的天堂:一个巴西小社区的全球化》,或许能给我们为全球化发展而纠结的难题带来一丝清新的思绪。
- 天堂何觅?巴西小渔村的全球化
- 书评 写书评
- 笔记
-
书评加载中...
笔记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