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共10篇)

  • 李想1 李想1

    “我曾于1973年首次访问中国大陆,那时正着手撰写《最后的儒家》。一到北京,我就多方打听梁先生,渴望见到他,但是每一个被问到的...”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2021-05-25 喜欢(0) 回复(0)

  • 李想1 李想1

    “在50年代受到粗暴批判的人相当多,不过情形并不一样。例如胡适,对他的批判甚猛,但他却身居海外,不受触动。梁漱溟则不然了,只因...”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2021-05-25 喜欢(0) 回复(0)

  • 测试001 测试001

    “在所有的评价中”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哎呀

    2020-12-22 喜欢(0) 回复(0)

  • 用户547820

    “梁济现在看到政府奖赏了这种道德的卑劣。”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奖赏道德卑劣的现实今复在,对儒家知识分子实是刻骨之击!

    2019-11-22 喜欢(0) 回复(0)

  • 用户432338

    “然如此。由于它引起了此后30年的讨论和批判,梁漱溟这部书成了有关这一问题的一部经典著作。在中国大陆以”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大陆一片空白

    2017-12-13 喜欢(0) 回复(0)

  • 蚕丝扣 蚕丝扣

    “他不同于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从不“坐而论道”;他总是思考着社会问题,一有所悟便去力行。”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这才是真正的文人。

    2014-04-04 喜欢(0) 回复(0)

  • 蚕丝扣 蚕丝扣

    “1980年夏天,我终于如愿见到梁先生,使我惊喜的是,他几乎与我想象中的那个人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梁漱溟的表里如一,读其...”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读完此书,才知道,他是那么与众不同。

    2014-04-04 喜欢(0) 回复(0)

  • 墨香 墨香

    “1980年夏天,我终于如愿见到梁先生,使我惊喜的是,他几乎与我想象中的那个人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梁漱溟的表里如一,读其...”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这就是机缘,好的东西经过历史的沉淀,也掩盖不了,总会发出光芒来。

    2014-04-04 喜欢(0) 回复(1)

  • 墨香 墨香

    “他后半生的著作,由于政治上的禁忌,几乎是在他辞世前不久才得以出版。这既可庆幸又可惋惜。” 全部笔记(1) 去书内

    的确可信哦。

    2014-04-04 喜欢(0) 回复(0)

  • 墨香 墨香

    “他不同于中国现代的知识分子,从不“坐而论道”;他总是思考着社会问题,一有所悟便去力行。”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这点对于文人来说,非常难得哦。

    2014-04-04 喜欢(0) 回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