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想象力无穷 解读《爱丽丝》五大费解之处
《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迈克尔·德达说:“只通过迪士尼动画和蒂姆·波顿的哥特式景观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纵容视觉奇观压倒书中所反映的语义的复杂性和好玩的文字游戏。”
中国人对《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认识大抵只有小女孩掉进兔子洞的桥段,和对红桃皇后、柴郡猫等知名角色的些许印象,它的姐妹篇《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则更为陌生。所以视觉效果是电影版《爱丽丝梦游仙境》上映前最有说服力的广告语,观众也可能勉强接受十九岁的爱丽丝在仙境里被赋予了“救世主”的身份,过沼泽、杀巨龙、救弱者,并找到了真我这种新意尚欠的励志故事。蒂姆·波顿说,我们是续集,不是改编,完全可以被视作一个全新的故事。
但原著作者刘易斯·卡罗尔的想象力太强大了,他一手打造的奇幻世界以及充满智慧的语言,让电影版不得不不借用,却又无法学得像样。片中处处是直接取材原著的场景和片段,却徒有形,舍弃了神,还让缺乏背景知识的中国观众对一些支离破碎的老段子很苦恼:为什么乌鸦像写字台?为什么爱丽丝必须在“法比哦日”(红白两军对战之日)才能杀龙?为什么柴郡猫想要疯帽匠的帽子?于是,我们要重演一下“案发现场”,复活被割舍的原著精华。如果迪士尼的纯情价值观让你觉得智商受损了,不要怪爱丽丝和仙境的怪胎们太傻太天真,他们在书里其实超级聪明的!
1,“为什么说乌鸦像写字台” 疯帽匠的谜语有答案吗?
柴郡猫把爱丽丝带到疯狂茶会,在这里她又遇到了疯帽匠、三月兔和睡鼠。疯帽匠问大家“为什么说乌鸦像写字台?”,爱丽丝不知道,疯帽匠也不言语。随后他又多次莫名其妙地提起这个谜语,直到要与爱丽丝分别之时,爱丽丝要求疯帽匠告诉她谜底,疯帽匠才可怜兮兮地说,我也不知道。
原著复现:“乌鸦像写字台”的谜语确实是在爱丽丝在茶会上听到的,她很兴奋地表示自己能猜到答案。三月兔随即反问,“你的意思就是你知道答案?”,然后这场对话突然就演变成四个人关于英语里主语后的谓语和宾语从句的谓语交换位置后,句意是否不变的争论。这个谜语只是为了引起爱丽丝和三月兔争吵,作者并没有在书中给出任何解释。
不过因为原著里有不少小谜语,反而刺激了书迷的好奇心,而乌鸦和写字台的谜语也常被后世读者提起。刘易斯·卡罗尔自己在重印版的前言里表示没有标准答案,不过最被读者们推崇的答案之一是“因为爱伦·坡都写过他们(because Poe wrote on both)”(注:爱伦·坡是十九世纪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有部著名的长诗叫《乌鸦》,而这首诗是在写字台上完成的。)
影片中在预备送走爱丽丝到白皇后宫殿的时候,疯帽匠一度念叨着一些押韵但错字百出的小诗,其实一来是影射原著里6岁的爱丽丝因为年纪小经常写错或念错字,二来,这也算是对作者刘易斯·卡罗尔致敬,他擅长生造词作诗;原著里的人物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唱歌或念诗,这也是为什么疯帽匠在茶会上跟红心骑士对话时,突然说了“这句好押韵啊!”
2、“法比哦日”少年屠龙 炸脖龙跟佛盘剑是老朋友?
因为皇历上写着“法比哦日”(红白两军对战之日),勇士必须用佛盘剑砍死恶龙。大家都认为爱丽丝就是那个勇士(当然,红桃皇后一直搞不清爱丽丝到底是男是女,所以她提起她时,一时用him,一时用her,但原著里爱丽丝跟红桃皇后打过多次交道,还一起玩过撞球),所以逼迫着她去拿佛盘剑,再冒死屠龙。而白皇后带着国际象棋武士和动物、疯帽匠,跟红皇后的扑克牌军团展开血战。
原著复现:“法比哦之日”两军集合在一个悬崖边的巨大棋盘阵上,这个桥段正是来自《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并且把红皇后直接替换成了红桃皇后(红桃皇后是《梦游仙境》的角色,红皇后则是《镜中奇遇记》里,并且是象棋,而非扑克)。
有影迷批评这段高潮戏打得太没技术含量,明明恶龙只怕佛盘剑,动物们只是为了等待爱丽丝和“法比哦日”到来,于是都死心塌地地被压迫着。其实书中炸脖龙只是个跑龙套的,片中炸脖龙看见佛盘剑就说“老朋友,我们又见面了”,然后爱丽丝告诉炸脖龙她不认识它,其实并不完全正确:法比哦日时有一个少年用佛盘剑杀掉恶龙的故事有出现在书中的一首小诗里,而爱丽丝读过这首小诗,所以应该是知道炸脖龙的。因为诗里充满各种生造词和一语双关的俏皮话,后来也被用在儿童教材里作解释动名词、生造词用。另一方面,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电影里红桃皇后偶尔分不清屠龙勇士的性别:因为原诗里屠龙主角是个男孩。
和炸脖龙一样“杯具”了的神兽还有鹰首狮身兽,它在片中匆匆出镜过两次,差点弄死了胖子兄弟。它出现在原著《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时候,正在和假海龟讨论教育和教养的问题,以及编了一首“你跳还是不跳舞”的无聊押韵诗。
电影中红白大战的地点是一个大棋盘,而原著里红白大战散落在几个篇章中。在前言之前,刘易斯·卡罗尔就拟好了一个棋局,爱丽丝在路上遇到的花、青蛙、羊、胖子兄弟、蛋头、城堡、白国王、白骑士、红骑士、红皇后和白皇后,都可视作卒、马、车、城堡、王、后等棋子,如果把爱丽丝的路线视作棋盘,她遇到的角色的走向都基本符合国际象棋兵卒将后移动的规则,尽管刘易斯·卡罗尔曾表示,红白两方的移动方位在文章里描述得并不是特别标准,因此像城堡、卒等一些棋子的走法也不全对。这个桥段后来也给了棋友灵感,20世纪初,英国Vernon Rylands Parton发明了一种用两副棋盘玩的“爱丽丝象棋”。
3、连柴郡猫都想要 疯帽匠的帽子是何神物?
影片中疯帽匠的帽子如同神物,它可以让变小的爱丽丝当飞船坐,也许因为其他原因,连神秘的柴郡猫也想得到它。到了最后这顶帽子几经波折回到疯帽匠的头上,但大家都忘了追问,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原著复现:这顶帽子本身没什么功用,原著中疯帽匠作证人出席红桃皇后馅饼失窃案的庭审时坚持不脱帽子,他的理由是这顶帽子不是他的,因为作为一个帽匠,所有帽子都是用来卖的(注意,无论原著插画还是电影版,疯帽匠的帽子上都有个写着10/6的牌子,那个正是帽子的价牌,意思是十先令六便士)。
但国王认为只要不属于他的物品就是偷窃罪,然后两人进行了一段全是一语双关词的无厘头对话,最后由红桃皇后宣布“砍头”(英文里头和帽子音近,皇后称take off his head,取的是摘帽的谐音)。所以影片里疯帽匠和睡鼠已不是首度被斩首,如果说电影版是续集,他们在书中其实早应该死了。
4、“谁偷吃了我的果酱馅饼” 红桃皇后干嘛为这点小事发飙?
红桃皇后一出场就在皇宫里大发雷霆,因为她的果酱馅饼不见了。后来因为青蛙侍从心神不宁、又偷吃不擦嘴,被皇后一眼识破,拖出去砍首。
原著复现:这个片段是影片里特别有趣的一段过场,而在原著里“馅饼偷窃案”审问的结尾却是一场最精彩的高潮。
故事发生的维多利亚时代,民风保守沉闷,刘易斯·卡罗尔在书中借机讽刺了当权者的古板,插画里的红桃皇后装扮和面相也和执政者维多利亚女王相似。法庭上发生的一连串毫无逻辑的辩论也是在嘲笑当权者的愚蠢,刘易斯·卡罗尔也借机卖弄他熟稔的文字游戏。
庭审最后爱丽丝发现自己就是偷吃馅饼的人,皇后叫嚣着要砍掉她的头,她又很不合时宜地越长越高,最后掀翻了法庭,也从梦中醒来。
不过红桃皇后一开始还认定红桃J是偷饼人,这里也要注意,电影版虽然把红桃J改成了皇后的亲信,但19世纪人们把扑克牌里的J称作knave,也是恶棍的意思,所以这个角色在电影里成了一个反派,更多是导演在从侧面解读J的字义。
5、“是从南往东(从东往南)” 胖子兄弟指路为何总相反?
爱丽丝刚走进仙境时就遭遇红桃骑士和大毛怪的追杀,带着胖兄弟逃到岔路口,两兄弟各执一词,一个说路应该是从南往东,一个说应该从东往南,结果被鹰头狮身兽抓走。而在红桃皇后宫殿里,当爱丽丝问他们路时,再次上演了这样一幕。
原著复现:孪生胖兄弟是书籍《爱丽丝镜中奇遇记》中的人物,他们正好是镜子的两面,在爱丽丝遇到他们后总是说着一些“二元论”调调和英语语法里虚拟语态来搞怪的逻辑辩论。可惜这对兄弟在片中被红桃皇后当做插科打诨的小丑,爱丽丝也搞不懂他们大智若愚的胡话。
而原著里为爱丽丝指路的,应该是柴郡猫,当爱丽丝在岔路上不知去向时,柴郡猫说:“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想去哪里,那去哪里都是一样的。”此类逻辑也是原著的一大特色。
至于柴郡猫这个角色,书中它和红桃国王见面的时候,坚持不行吻手礼,充分体现了它的孤傲和骨气。电影版里依然保持着书中的性格,片中疯帽匠质问它为什么在红桃皇后施行暴政后就不再挺身而出,它不正面回答还问疯帽匠要那顶帽子。
回复
-
美度
-
PottEr
-
PottEr
-
PottEr
-
PottEr
-
P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