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狼外婆

看你有没有胆量——伦敦西区戏剧游

卖火柴的狼外婆

      

有人问过剧院当时的经理,他说这位“魅影”导师如果存在,应该就是19世纪的一名喜剧名角。当年他在演出时心脏病突发死在了舞台上。之后,总会有人看到在夜晚剧院灯光熄灭时,这位谐星坐在楼上的包厢上会心地笑。




故事发生地:伦敦(London),西区(West End)”


2012年的伦敦西区。这里每座古老的剧院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传统,日夜上演经典剧目。 (马千/图)



19世纪中期,有个歌剧演员在剧目选角中被挑中。首演后因为资助人退出,使她的个人状态受到影响。第二轮演出中,她的情绪烦躁,嗓子几近失声。票房告急,每天观众都在减少。一天夜场演出,她决定将这次公演作为自己的告别演出。虽然状态并没有好转,但她告诉自己要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正当她正在台上表演最繁难的演唱时,突然感到有一双手按在她的肩膀上,帮助她做出各种动作,矫正姿势,好声音也就顺畅地流露出来了。那晚演出大获成功,她也重拾信心,成为当时伦敦炙手可热的女高音。还有一些伦敦奇谈的资料上也记载了这样的咄咄怪事,同样是这位前辈的老先生,还曾帮助过一位当时演出歌剧《国王与我》的女演员。她感觉到有一个人进入了自己的身体代她演唱,帮她把那次演出完成得无懈可击。

据说,她们的演出都是在西区的伦敦皇家剧院进行的。有人问过剧院当时的经理,他说这位“魅影”导师如果存在,应该就是19世纪的一名喜剧名角。当年他在演出时心脏病突发死在了舞台上。之后,总会有人看到在夜晚剧院灯光熄灭时,这位谐星坐在楼上的包厢上会心地笑。

在伦敦西区,一些神秘诡异的传闻总是依附着历史悠久的剧院,它们是剧院的另一种色彩,无从证实也无人较真。因为,这是伦敦的戏剧观众愿意赋予这座剧院的魅影。


1978年的伦敦西区。西区剧院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大多具有上百年的历史。 (东方IC/图)

阴魂不散

人们愿意把伦敦西区同美国百老汇相提并论。之所以相像,是因为它们都是每日每夜上演着经典剧目的戏剧区。不同的是,百老汇以音乐剧为主,而西区则是话剧、音乐剧、舞剧、歌剧等各形式兼容的内容。至于百老汇剧院的历史,也无法与伦敦西区相比。

伦敦西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集金融、商贸、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城中大区。仅剧院而言就有五十多座,整个大伦敦地区的剧场更是数不胜数。西区的剧院大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规模大小不一,上演的剧目有音乐剧、舞剧、话剧、魔幻秀、歌剧、木偶剧、儿童剧等样态繁多。每个剧院都有着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剧院的名字或源于宫廷,或源于街区历史和创始人。

伦敦人的戏剧传统可以追溯到17世纪。那时,莎士比亚和他的同道中人开始把文本搬上舞台。莎翁剧中,“灵魂”是一个经常出现的角色,无论是《哈姆雷特》、《麦克白》还是《李尔王》,灵魂是一个虚幻也是一个存在。

与莎士比亚有着直接关系的剧院当属莎士比亚环球剧场(Shakespeare's Globe),它是伦敦乃至英国的剧院灵魂。环球剧院是品鉴英国戏剧原生态的活体标本,也是剧院与剧目相融的活化石。

虽然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位于伦敦南岸,却是伦敦西区剧院的缘起。

16世纪,莎士比亚本人参股并与众股东合伙修建环球剧场。自17世纪时莎士比亚大多数作品就都在环球剧场演出,不幸的是环球剧场在1631年演出《亨利八世》时被大火烧毁,《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导演山姆·沃纳梅克斥资依照原型重建环球剧院。

现在的环球剧院是一个复原建筑,兼顾旅游和戏剧演出。在这里演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基本依照伊丽莎白时期的风格,舞台布景简洁,观众席接近表演区,使观众与演员近距离接触。

要到这里看演出,必须是白天,因为剧院以自然光为光源,完全按照原剧院的露天圆形建制复原,晚上不演出。基于英国的海洋性气候,时晴时阴的光源充当了灯光效果,配合莎士比亚戏剧的剧情层层推进。

到这里,一定还要带上雨伞、防晒霜,以备不时之需。

一个朋友去看《哈姆雷特》,入场时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得甚至要带上墨镜才能看清舞台。第四幕的结尾忽然乌云遮日,他回忆“当时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那场戏正是哈姆雷特的父亲老王的灵魂快要上场之前。到了第五幕,天就开始“阴得不行”,后来就开始下雨。有的观众们穿上了一次性雨衣,而他们就淋着绵绵细雨,听着哈姆雷特与自己父亲灵魂的对话。

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仅在5月至9月有莎翁戏剧演出。平时有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的永久展出,可以供游客参观。


《歌剧魅影》在伦敦西区已经演出了27年。 (CFP/图)



女王陛下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王”从天而降,很多人猜测女王本人或许不喜欢这样戏剧性的环节。但英国的朋友说那绝对不可能,女王她会很高兴看到这样的设计,因为女王最喜欢戏剧。伦敦西区与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有着很深的渊源,这里是她的出生地。深居简出的女王在西区剧院中留下很多印记。1998年,兰心剧院(Lyceum Theatre)上演了向制作人麦金托什致敬的音乐剧盛宴。开场时音乐响起,观众们发现女王出现在了包厢中。她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众多从伦敦西区诞生而红遍全世界的著名音乐剧片段。2009年,新伦敦剧院(New London Theatre)的驻场剧目《战马》再次接待了这位观众。

伦敦西区仅汉译女王的剧院就有两家,分别是女王陛下剧院(Her Majesty's Theatre)和女王剧院(Queen's Theatre)。

女王陛下剧院始建于1705年,因歌剧名声大噪,著名歌剧《卡门》的伦敦首演就是在这里进行的。剧院的名称曾因乔治一世而命名“陛下剧院”,又因伊莉莎白二世更名为“女王陛下剧院”。

这里的常演剧目是音乐剧天才韦伯的《歌剧魅影》,从1986年开始上演至今,它一直在女王陛下剧院展示着。2011年10月《歌剧魅影》演出25周年,女王陛下剧院做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25年来,这座剧院总会看到很多名人的身影,他们或携家属或只身前往,都是为了在剧院中领略这部音乐剧的华彩。

剧院的中场休息,正是剧中歌剧魅影制造那场水晶吊灯事故之后的时段。那架巨大的水晶吊灯跟随着剧情忽然坠落在大幕前,中场休息开始。侍者们穿着红白相间的制服,拿着一个像剧中玩偶鼓一样的精致笸箩。里面是哈根达斯最新口味的冰淇淋。如果对这种冰点心不感兴趣,可以移步三楼的吧台。那里还完好地保留着旧时英国剧院的酒吧氛围,每一个在座的人都衣冠楚楚,并高谈阔论。有的在说戏,有的在聊天。这里有一种剧院吧台自制的红色果酒很受欢迎。如果不穿着礼服、满身香扑扑地去点酒,恐怕你都有点自惭形秽。

在这样的剧院看《歌剧魅影》,魅影、魂魄,就是那架水晶吊灯腾空而起的一刹那,就是韦伯的经典旋律响起的那一恍惚。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虽然位于伦敦南岸,却是西区剧院的缘起。露天圆形的剧院结构,使得天气的阴晴云雨,都成为剧情推动的一部分。 (CFP/图)

不要被“今日满员”吓倒

女王剧院的酒吧不同于女王陛下剧院的“步步登高”,你要顺势而下到下一层的空间感受。虽然同属历史悠久的剧院,可是这家以上演《悲惨世界》著称的剧院,酒吧装潢却很现代。吊灯的工业感和现代设计并存,总在变换着色调,以至于那杯调了很久的酒饮料也让人忘了味道。

英国的剧院座位以A-Z划分排号,数字为座位号。大多数剧院都有3层,你需要看清楼层或是包厢。

在女王剧院,如果你的座位是一层,那就要往下走路过这个酒吧。从五光十色的酒吧走到肃穆安静的座位中等待开场。一部读起来都会有些枯燥的名著,在这个剧场里重新显现了它的色彩。

女王剧院对于国人来说会很亲切,因为它和中国城只隔着一条街,对面相望。当然,著名的soho也和它毗邻。声色犬马,戏里戏外。

如果在伦敦停留的时间不长,可以去女王做东的这两家剧院感受一下。如果时间充裕,不如先到剧院旁的连锁剧院票务亭拿一张近期西区戏剧排期的广告单。按照喜好和口味选择剧目。

伦敦的戏迷通常是不到票房买票的,他们大都在戏剧资讯网站的剧院或是剧目栏下选择要看的剧目,付费订票。到了演出日,提前半小时直接到剧院的票房确认换领入场券。对于我们来说,订票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你需要提前一周甚至更多定下你要看的戏票,如果临近日期订票,你常会看到“今日满员”的“水牌子”高挂在电脑屏幕上。

所以,如果想机动地安排剧目和剧院,有两种方法供你选择。

一个是直接到你要看的那部戏的剧院“等退票”。在国内看戏的“等退票”和“黄牛票”是同义的,而在伦敦西区则是另一种等法儿。你只需要到票房的窗口说你要看什么时间的哪部剧,票务员会殷勤备至地帮你查找网络订票的“退票”,其实感觉就是窗口购票。她还会问你需要哪层的、什么价位的,以及所剩下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如果当日没有了,她会很遗憾地帮你推荐近期最划算的票价以及相对好的座位。大可以相信他们的推荐,如果你看的戏多,几次过后,你会感觉到他们是为戏剧而生的售票员。

另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去连锁剧院票务亭,那里有西区乃至伦敦所有剧院的票务资讯和预订。票务员会帮你定好你需要的时间和场次。

剧院在演出前30分钟开始入场,你可以尽量减少带进剧场的东西。当然,入场时女士畅通无阻。至于男士,如果大了些,可能要打开给侍者看一下。当然每个剧院的要求不尽相同。我看到一个背着登山包的印巴朋友大摇大摆地走进剧场也没有被拦住。

伦敦绝大多数的剧院不准照相,即使是等待开场或是中场休息的时候。侍者们为你提供无偿的剧场帮助和有偿的节目单、饮料食品,而另一个工作就是提醒你不要照相。

二遍铃响起,剧院鸦雀无声。之后,应该就是你感受剧院灵魂的时刻了。



来源:南方周末 原文链接http://www.infzm.com/content/88061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