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

《落脚城市》读后感

水藻

by 官亚平

提起“城中村”,大家都再熟悉不过。而要说起“落脚城市”,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其实,“落脚城市”(arrival city)这一提法正是《落脚城市》一书的特别之处。这是作者桑德斯别出心裁自创的一个称呼,他把乡村移民构成的城市飞地称作“落脚城市”——一个充满善意与温情的名字,以区别于那些明显带有歧视性色彩的称谓。

视野开阔是《落脚城市》一书的一大特色。作者道格•桑德斯从2007年开始,进行了一场全球之旅,从欧洲到南美,从中国到北美,从肯尼亚到印度,足迹遍布五大洲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具体来说,从重庆的六公里,到孟买和德黑兰的边缘;从圣保罗与墨西哥城的山坡地,到巴黎、阿姆斯特丹与洛杉矶的各种社区,作者发现,落脚城市尽管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名称:在发展中国家被称为贫陋市镇、城中村、法拉维、甘榜,在富裕的发达国家则被称为移民社区、少数族群聚居区、市郊贫困地区、都会贫民窟,等等,但是落脚于世界各地的乡村移民,在世界各地却造成了几近相似的社会空间。尽管表象不同,但基本功能与人际关系的网络却都具有相同的特性而易于辨认。不论在发展中世界的贫穷地区还是西方富庶的大城市里,这些城市飞地全都是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的跳板,其制度、习俗、冲突或挫折都有一套标准的形态。

《落脚城市》一书很大程度上是一部为城中村正名的纪实作品。绝大多数城市移民在落脚城市都过着艰苦辛劳的日子,尽管如此,却没有人想要回到乡下,因为无论他们在落脚城市做着多么脏累卑微的活计,生活都要比乡下好很多。与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相反,落脚城市不但不是人口增长原因,反倒是遏制了人口增长,乡村居民移入城市之后,家庭规模随之缩小,生育数经常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1人。

桑德斯同时指出,不幸的是,落脚城市却普遍遭到误解与猜疑——经常被人鄙夷为停滞不变的贫民窟,也经常被指责为是都市杂乱蔓延及人口过剩的罪魁祸首。以致各国政府(中国自然也不例外)在过去六十年里一直致力于阻止落脚城市的形成。落脚城市居民改善生活的意志力最为强烈,但他们也最欠缺出路,在经济的崖壁上找不到能够抓握的凭借。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创业以及接受教育的门路。社会一旦提供这样的门路,一个全新的阶级即可从中发展出来。

人口涌向城市以及过渡性都市飞地的出现,对许多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发展。新进人口因此陷入困境、遭到排挤、心怀忿恨,他们公民权遭到剥夺,于是采取极端乃至暴力的手段。而这正是落脚城市潜伏的危险。

作者指出从乡村到城市,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正在进行最后的大迁移,并预言到21世界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像落脚城市这样的过渡性空间可能是下一波经济与文化盛世的诞生地,也可能是下一波重大暴力冲突的爆发地。究竟走上哪一条路,则取决于我们是否有能力注意到这样的发展,以及是否愿意采取应有的行动。

在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今日中国,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大迁徙正强烈冲击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大量涌现的城市移民,究竟如何在城市扎根并最终融入城市?城市管理者又应当如何应对?《落脚城市》一书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与线索。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