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藻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读《水流云在》有感

水藻

《水流云在》是戏剧家英若诚的自传。这本传记,是他在病榻上用英文口述,由其忘年交美国人康开丽录音整理后以英文出版,然后翻译成中文的。这本书的英文版书名叫Voices Carry,大概是想表达“斯人已去,音容宛在”的缅怀之情。其中文书名《水流云在》据说出自杜甫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表达了江水奔流不止、白云四处漂泊,心情却平静如初。光从这两个书名就不难看出书中的意境。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上部蹲监狱”、“中部 家族史及早年教育”和“下部职业生涯:艺术和政治”。在全书开篇,英若诚就坦白地说:“我对那种从头写到尾的自传有点儿看烦了,所以决定我的传记从我人生的中段开始。”于是,自传的开始部分,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全书最精彩的部分。

在“上部 蹲监狱”中,英若诚记述了他三年的牢狱生活,堪称中国版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分内容极其有趣,读起来时常让人忘记这是在记述真实的牢狱生活,还以为是在拍电影。比如,刚进监狱的时候,为了避免因为想不通而胡思乱想变成精神病,他从一开始就意识到要给自己找点事做,以消磨时间。他给自己找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做一把勺子。因为监狱里不提供喝粥用的勺子,他就想自己做一把勺子。他先看中了洗漱间里的铲子的木柄,同时捡了一块碎玻璃,用衣服包着敲碎,选了其中最锋利的一片当作锯,每次去洗漱间的时候都暗中去把木柄锯深一点,两周后终于锯下一截18厘米长的硬木头,然后雕成一把实用的勺子。有了勺子,喝稀粥的时候就可以喝得干净又体面,不用像其他人一样用手指头去刮碗底的粥。“出狱时我不能把他带回家真是可惜,因为做工很好。”他对此表示十分惋惜。

在狱中,他遇到了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入狱的犯人,并乐于从他们身上吸取各行各业的技能和经验,掌握了制猪血汤、制墨水和纸张、泥瓦、油漆、腌青椒、制酱、种葡萄、制缝衣针、缝纫、用溪流发电、烤海鲜、孵小鸡兼辨别鸡雏雌雄、淘金子、制真假鸦片、做人流、劁公鸡、用镜子发摩斯电码、用鞋底制围棋等绝技,并细心整理成笔记。回忆起做这些事的初衷,他说是因为“我们这些犯人人数不少,我在里面找到了有各种才能、特长和天分的人。在通常情况下,他们没机会在别人面前露自己这一手。我通过观察估计谁有一手,我就试着与他交朋友。我就这么从他们那儿学到了各种技能。”同时,他还给狱友画像,组织大家偷胡萝卜、偷土豆、偷烟叶,给大家示范如何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点烟……这些都使他成为了受追捧的人物。

这段狱中生活记述得十分生动、精彩,又处处透出乐观和上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写这部传记如果有更深一层的目的,那就是要告诉人们,我的一生看似充满了曲折和不幸,人们也许会为此感到不平,但我的自身体验完全不是那样。人本能地追随积极向上的东西。”当然,无论在什么年代,坐牢仍然是一件严酷的事。英若诚写到狱友被虐待、被打死、发疯、自杀……他也曾经一度认为自己要被枪毙而失眠。只是这些经历在书中都被一带而过,少有苦痛的倾诉,更多的是津津乐道的调侃,透出一种平静中带着眼泪的豁达和幽默。

书的后两个部分讲述了英氏家族的源起、其早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后来的艺术和政治生活,能够从中看到真正名门望族的家学渊源,以及后来身居高位却依旧乐观开明的生活态度。虽然个人经历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英若诚讲述的语气却依旧轻描淡写、简单平白,从中看不到一点故作神圣的矜持或脸谱化的刻板,就像每个大家族中都有一位德高望重的有故事的长辈,坐在那里娓娓道来,哪怕只是零零碎碎讲了几个故事、几段回忆,我们也能从中窥见一些历史的片段,隔着风雨飘摇的经历回望,过往的岁月逐渐变得亲切而生动。

康开丽在后记中记录下了英若诚对她的告诫,抄录在此与大家分享:“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不能向绝望低头,对人生中好的事要心怀感恩,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造福,用自己的能力改善这个世界。”

by 郎崧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