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胖胖

我为什么不喜欢《无人生还》

巩胖胖

via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248018/

《无人生还》号称全球销售过亿,号称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得最精彩的悬疑小说,号称盖过《福尔摩斯探案集》,最近有幸读了,感觉一般。

感觉一般是我客气的说法,完全是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她写的《东方快车谋杀案》至今仍让我印象深刻,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想说这个小说实在太一般了。想法很好,十个人在孤岛上,全部死掉,无人生还,凶手蒸发,罪恶毕露,答案无解。我最先想到的结果就是凶手假死,然后暗中杀人,还真的是这样,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谁杀的,为什么最后留下的是十具尸体,难道凶手自杀了?又中。不过很遗憾,最后的凶手是谁我没猜出来,这也是唯一让我欣慰的地方。

现在我来说本书的问题在哪。

没有推理。本书最大的缺陷是它花了大量力气去掩藏凶手而忽略了最精彩的部分——凶手是如何杀人的。在书中,我只看到人一个个地死去,要么是投毒,要么是背后偷袭,一点新奇也没有,而且什么密室杀人啊不在场证明啊都没有,一切都是顺拐的,即,每个人都无法证明自己不是凶手,而不是,每个人都能证明自己不是凶手,后者无疑更让人费解。人人的死因都那么明显,这是把推理悬疑小说中最重的一环给弱化了,或者说很多人想看的就是这个,我才不管你是谁杀的,什么原因杀的,我就想知道他是怎么杀的,杀得精不精彩,不然就太没劲了。

不确定性。在我看来,杀人计划的过程中如果拥有不确定性因素,那就是BUG,凶手与医生的配合就是个巨大的BUG。在那种人人自危,不敢也不能信任任何人的情况下,凶手居然能说服医生同他一起配合装死讹人,简直是开玩笑嘛,一桩完美的谋杀案应该都是事先预料到的,怎么会到了岛上才去找人与自己合作,要是医生不配合呢?要是探险家不带枪呢?这些凶手如果不考虑到那就是在瞎扯——至少我在书中没看到凶手做了其他二手准备,除非凶手是一个能读懂人心理的人,不过好像也没做此说明。当然,你也可以说不确定性因素有时候会使故事更好看,是啊,也有这么的悬疑故事,杀人过程中出现了意外,杀手将计就计什么的,那就是高手,但这篇有点扯。

心理描写。这部小说心理描写比较多,许多人觉得这就是精彩之处,而我恰恰觉得最糟糕的就是这些乱七八糟的心理描写了。本书大约有一半左右的篇幅是十个人的心理活动描写,而关于场景等重要外在因素说得少之又少。看完了书,我居然连他们究竟住在一个什么样的房子里都毫无印象,要知道,多数时候场景与杀手的作案方式息息相关,怎么样避开耳目杀人,杀了人又是怎么逃跑的……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问题,不说了,被害者的心里活动当然很重要,通常,里面蕴含着一些秘密,一个被害者的过去,里面极有可能会出现杀人动机,动机有了,凶手就好找了。但这只能是点到为止的一小部分,哪能总在上面绕来绕去,得比得比的,烦死人了。还有,心理描写能很好的反应出一些人的精神状态,说不定能心理一混乱制造些意外出来(最后那个女的开枪打死了冒险家就属于这类,这意外出离了凶手的计划,而作者并没有画蛇添足的去补救,这就很好),至于有几个人用于心理压力过大出现幻觉什么的,那我倒是可以接受。

再说下去世界推理小说经典就要被我弄得一无是处了。说句好话吧,作者最厉害的地方显然不是逻辑能力,心理学素质,文笔等硬件,而是她对一些情感的细腻把握和大主题的思考。她对几位女性的内心波折描写非常准确,人物活生生的,直接就能拉到电影银幕上播出;她那套惩罚法律外罪恶的想法也挺出奇出新,至少在那个年代是吧,什么《电锯惊魂》、《不可饶恕》、《夜叉》等都是多少年后的时代产物了。

回复

  • 0zil
    0zil

    首先,《无人生还》不是侦探小说,没义务去搞具体的本格推理 。其次,这本小说和阿加莎大部分的作品确实风格迥异,但你不喜欢仍然是你个人的问题。

    2013-12-21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