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不落帝国兴衰史.十九世纪英国(斑斓阅读中文版)

  • 作   者:

    克里斯托弗·哈维,科林·马修

  • 译   者:

    韩敏中

  •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语   言:

    中文

  • ¥9.90

  • 试    读 购    买 加入购物车
  • 导读
  • 那些年,工业革命为英国带来的改变

  • 内容简介
  • 随着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的突飞猛进,恪守传统自由主义的英国在19世纪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为此英国进行了哪些社会变革和制度创新?它如何能在没有爆发革命的情况下就化解了危机,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本书在详述19世纪英国历届政府更替和社会变迁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分析和解答,这对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现代化问题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as a time of massive growth for Britain. In 1800 it was overwhelmingly rural, agrarian, multilingual, and almost half-Celtic. A century later it was largely urban and English. The effects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caused cities to swell enormously. London, for example, grew from about 1 million people to over 6 million. Abroad, the British Empire was reaching its apex, while at home the world came to marvel at the Great Exhibition of 1851 with its crowning achievement--the Crystal Palace. Historians Christopher Harvie and Colin Matthew present a comprehensive and authoritative guide to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events that marked the era on which many believed the sun would never set.

  • 作者简介
  • 克里斯托弗·哈维和科林·马修都在爱丁堡长大并接受教育。哈维曾执教英国开放大学,后成为德国图宾根大学的英国与爱尔兰研究教授,是现代苏格兰和北海石油方面的史学学者。科林·马修编撰了《格莱斯顿日记》,还为这位维多利亚时期的政治家写过传记并获奖;他从1992年至1999年逝世的这段时间,一直担任《新编英国传记大辞典》的主编。

    Christopher Harvie is Professor of British and Irish Studies at Tübingen in Germany. Colin Matthew is editor of the Gladstone Diaries and author of an award-winning life of the Victorian statesman.

  • 目录
    • 版权页
    • 第一章 对革命的反思
    • 第二章 工业的发展
    • 第三章 改革和宗教
    • 第四章 海外战争
    • 第五章 通向自由之路
    • 第六章 应对改革
    • 第七章 “若不是耶和华建造房屋……”
    • 第八章 “隆隆作响的变化之辙”
    • 第九章 政治和外交:帕默斯顿时代
    • 第十章 融合
    • 第十一章 自由贸易:不受节制的工业经济
    • 第十二章 人口流动:城市和乡村
    • 第十三章 大众和阶级:城市工人
    • 第十四章 职员和商业:中产阶级下层
    • 第十五章 有产阶级
    • 第十六章 典仪
    • 第十七章 “移风易俗”
    • 第十八章 “城郊托利党人”:保守党的复兴
    • 第十九章 爱尔兰,苏格兰,威尔士:自治法受挫
    • 第二十章 不情愿的帝国主义者?
    • 第二十一章 世纪末的反拨:新的国家观念
    • 第二十二章 老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劳工主义及关税改革
    • 第二十三章 爱德华时代:控制国家危机
    • 第二十四章 “你那英国的夏季已经结束”
    • 大事年表
    • 历任首相名录1789—1914
    • 译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