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生谷千夏

《音乐课》——韩松落

丹生谷千夏

(来源:《怒河春醒》——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老师在粉笔盒里挑选一下,选出一支粉笔,在黑板上写下"1",粉笔灰簌簌地落下来,有一部分落在了黑板的木头边框上,显然,那是一支比较酥软的好粉笔,然后,她教我们唱:"do——",全班的孩子跟着她一起唱:"do—— "。

策勒第二小学一年级的教室宽大明亮,窗台低低的,几乎和课桌持平,从窗户里望出去,可以看见校园里的花园,波斯菊、金盏花、八瓣梅正在开花,花园边上,是高大的新疆杨,再远一点的地方,是一块属于学校的蓖麻地,蓖麻的叶子给一个夏天的阳光晒得油黑锃亮,像一群手掌一样伸向天空。唱歌和念书的声音停下来的间隙,可以听到所有新疆人在离开新疆后都念念不忘的,风吹白杨树叶子的声音。

我焦躁不安地坐在课桌后面,跟着大家一起唱"do",在快下课的时候又跟着唱"re",但身体始终在凳子上挪来挪去,一会儿把手背在背后,一会儿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压在大腿下面。老师反复地叫同学起来示范唱的时候,总是有人会唱错,老师于是不厌其烦地纠正他的发音:"你看,要唱得平平的,不要把尾音坠下去","是'do',不要唱成'多',你听,是'do',你听不出来有什么区别吗?"对这一切,我都感到厌烦透了,有一刹那,在这种厌烦达到顶端的时候,眼前的一切,突然变得格外清晰:桌子上的木纹,地上静止不动的一片纸屑,他们的声音也变得遥远了,带着空荡荡的回响。

我始终被这种焦躁包围着,我的焦躁是因为,这些音分明一下就唱会了,却要用一节课来学习,然后,还要慢慢地学习它们最简单的组合,等到能完整地学习唱一首比较长的歌曲,至少也是三年级以后的事了,一年级的音乐课本刚一发下来,我就迅速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只找到一首歌,还非常短:"蓝蓝的天空,飘着那白云,白云的下面,是成群的牛羊"。可我会的要稍微多一点,在伯父家过寒假的时候,我就跟我的表哥和表姐学会了一些正在流行的台湾校园歌曲,例如《小茉莉》、《小橄榄》、《捉泥鳅》、《兰花草》,还有《蜗牛和黄鹂鸟》。他们不敢把那些浓情蜜意的歌教给我,因为算是黄色歌曲,但还是被我学会了一首:"那天我俩相见一面没有结果,谁知你又来找我你又来找我,谁说世上没有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我俩开花又结果。"我并不知道"开花又结果"是什么意思,但格外喜欢这一句,因为实在顺口,一有时间我就唱"开花又结果"。

同样使我焦躁不安的,还有语文课、数学课,那么简单的字,看两眼就学会写了,却一节课也学不了几个,那么简单的数学题,也要一遍一遍地重复讲述其中道理,用兔子、鸡鸭、胡萝卜比来比去,按照这样的速度,用文字来自由地写日记,用数字做运算,几乎是太遥远的事情,我预想的进程要比这个快得多:我要马上写日记、写作文、写小说,看各种"演义",几个数字在我面前念一遍,我就把结果说出来。愿望不能马上实现,都是因为"他们"——我分得很清楚,"他们"是他们,我是我,是"他们"耽误了我的时间、延误了我自由表达自己的进程,我几乎能感觉到自己的不满,并对这不满感到骄傲,时刻不忘记表现出来。在音乐课、语文课上,我的不满表现为有气无力的唱和念,对数学课的不满,我表达得貌似精致一点,我的算术作业,凡是需要写数字的地方,一律被我画上各种替代的物品,三个胡萝卜,或者五个桃子,或者六个灯笼,而且一律用彩色铅笔填上彩色,因为它对于我实在太过简单,我有充裕的时间做这些多余的事情,我的算术课本,令人叹为观止地画满了粉红色的桃子和碧绿的胡萝卜缨子,以及红灯笼和手榴弹,有的地方太用力,连纸也画破了。期末的评语上,小学生手册里,一年一年,我被写上"太骄傲"、"容易骄傲",大概就是因为这种不耐烦和这种不满,还有这些粉红的桃子。

我已经忘了终于可以唱完整的歌的那天,我有没有表现得过度喜悦。许多歌一下来了,《海鸥》、《我们的田野》、《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尤其喜欢《我们的田野》,那是一首多么美丽的歌啊,我一边唱,一边想象着歌中的情景,碧绿的田野,明净的湖水,没有边的芦苇荡,一边兴奋地东张西望,看看有没有人和我感受一样。

我始终焦躁不安,在此后任何一个学习的过程中,都被轻微的,像刀子轻割一样的感觉骚扰着,始终不能释怀。多年后,我在一部电影里找到了相同的焦躁,《春风化雨》(《死亡诗社》)里的老师,对学生们说:"抓紧时间,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年轻的伊桑·霍克,鬓角墨黑,整齐得像刀裁,脸红红的,鼻尖沁着汗珠,一次又一次地写着:"seize the time",一次一次地和他的同学聚在一起,即便什么都不做,只是激昂地空谈着,也能填满些什么了吧。时不我待,必须烟尘滚滚地飞奔,没命地向前,才能让内心的紧张,稍稍得以缓解。

然而,焦躁分明是没有用的。终于有我想要的音乐课可以上,终于可以缓解内心紧张的幸福并没持续多久,我们很快离开了新疆,离开午后风吹白杨树叶子的声音,来到内地的小镇,那个地方叫夏官营,经过艰苦的努力,那里的小学同意接受我。但那里没有音乐课。

因为彻底没有希望,所以反而不那么紧张了,连等等看的念头都没有了,然而还是等下去了,一直等到小学毕业,进了深山里的二中,终于等来了音乐课,却多少有点木然了,还是万分欢喜,幸亏有那种木然掩护着,不至于给人看出在乎。但校长这样介绍他引来的音乐老师:"她是我们聘用的待业青年",底下的同学纷纷八卦着她的身世,指出,她爸爸是镇上的裁缝,"她就是李裁缝的女子嘛!"她穿着当年十分流行的,白到透明的紧身裤子,教我们唱一些曲调生涩的流行歌,还动不动就被气哭了,有时候她没心上课,就唤一个会唱歌的同学上台,给大家教一两首歌,她自己先是走到教室门口去,看着外面的白杨树,或者和来往的老师打招呼,然后渐渐走出去,到别的老师那里去喝茶烤火了。多年以后当我扎进台湾民歌的海洋,才知道她亲口教给我们的那些歌,大多是陈淑桦在海山唱片时期的作品。大概是,他们家,只有这样一些录音带吧。

接下来念的一中,也有音乐课,但老师永远有事,匆匆地露下面,就离开了课堂,我们非常失落,就自己唱歌,终于越唱越大声,越隔壁班上的英语课上不下去了,老师转来干涉,他一走,我们唱得更加歇斯底里,终于唱累了,全都无趣地停下来。

音乐课从此和我阴阳两隔,我的音乐老师,从此是我妈妈,她教我唱谱子,是吉他,教我写歌,是所有听两遍就能记住的那些歌,教我体会人生况味。我甚至录了几首自己的歌,小范围流传,但"音乐课"再也没了可能,已经在我生活里被彻底斩草除根。

一直到多年以后,2007年的"五·一"假期,我回到老家,在母校一中的操场上,看我的师弟师妹们的文化周演出,演开场第一个节目的,竟然是一支摇滚乐队,他们唱的第一首歌,居然是许巍的《时光》。演出持续了有一周那么久,每天晚上,准时在操场上那个新建的舞台上开演,我每天去看,看那些独唱、音乐剧、街舞,看他们走下舞台后,脸色绯红,沁着汗珠,表情又严肃又矜持,小声地互相埋怨着,想象着他们如何紧张地商议、如何在放学后的教室排练、如何去找演出服、如何找同学为自己拍摄演出照片,再也不像我们当年那样张皇失措鬼鬼祟祟,也不必像我们当年那样,连失望后的失落感都不敢有,因为那实在太过奢侈。我站在晚风中,内心激荡,听他们的歌听到摇摇晃晃,我知道世界会越变越好,这世界会变出我想上而没上到的音乐课,变出我想要却恐怕等不到的药,变出我们想也想不到的自由,越变越好的世界,我们伸长了手,也够不到。

我们永远焦躁,永远知道时间有多珍贵,却永远生不逢时,必须学会被搁置、被拖延、被消耗、被放弃,被当作实验、铺垫和引子,犹如越热爱,越激动,却越会被搁延的音乐课。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