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aynia

从《神探夏洛克》看知识整理套路

Moraynia

《夏洛克·福尔摩斯》真够慢的,两年出三级,等得我下巴都掉地上了。夏洛克最让人艳羡的是他的“思维殿堂”(mind palace),每当这个殿堂一启动,就无往不胜。夏洛克显然是不用taguage的,但是丝毫不妨碍小秘用taguage倡导的标签思维来解构一下这座宏大的思维殿堂的结构,让咱普罗大众也能学学样,激发一下自己的思维殿堂。让我们看看夏洛克的思考为什么那么快速,那么直接?

在夏洛克的房间里,总能看到一面墙,满贴着各种照片,上面是夏洛克认为大千世界之中只要他盯住这些家伙的行动是否正常,他就能知道这座城市是否会平安。夏洛克将这些家伙称为“老鼠”(rats)——复盘请查看第三季第一级58:49。在观察一座城市时,夏洛克不会去查维基百科,不会去找《大英百科全书》——那些分门别类储存知识的东西太笨重了,根本无力支持我们想要“让思维飞一会儿”的企图。

按照《大英百科全书》的思考模式,你得先想想要解决这件事我要去查“XX学”的知识,然后按照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逐层寻找。问题是,等你找到的时候,拉登都当美国总统了!百科全书的思维模式是“文件夹”思维,而夏洛克的思维模式是“标签思维”——打破既有的知识框架,用自己的思考逻辑给这座城市的安全问题添加“标签”,在他的世界里,这些“标签”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

所以,在我看来,夏洛克的这堵照片墙跟taguage的思维地图从思维模式上讲有很多类似之处——当我要复盘一下最近我关注的东西时,不用去僵化的寻找“这个学”“那个学”的文件夹,直接盯着思维地图上这些节点就好了。夏洛克之所以把这些家伙称之为“老鼠”,我想不仅仅是把他们当做“害虫”的比喻,同时也是借用了老鼠行动的“快”这一特点,你能盯住它们,你的思维也能像它们一样灵活而快速。

夏洛克(和他的哥哥)的思维殿堂里不仅仅有人物作为“标签”,而且还拥有众多的事物现象作为思维快速轮转的根基,譬如:“恋物癖”、“秘鲁”、“安第斯风格”、“爱咬东西的人个性孤独”、“身体虚弱的人爱出汗”……

这些标签在兄弟两的一段思维游戏的对话中反应得淋漓尽致——复盘请查看第三季第一级34:30-37:00的一段对白:兄弟两说玩个游戏,从对一顶“秋摇帽”的观察你能找寻出多少线索。夏洛克兄弟拿这个游戏当做训练思维的一种好玩而轻松的活动,他们称之为“deductions”(推理)——deductions的“de-”词根严重反应了这个游戏的核心精神“解开”、“剖开来看”,剖开来看什么呢?那只能是快速比对所看见的事物里有没有和你大脑中储存的知识点(标签)有一致的。

他们在帽子上嗅到一股汗味,推测主人身体柔弱所以爱出汗;从帽子上出现的多个补丁推测出主人是个念旧的人,甚至是个恋物癖;从右边的绒球上被咬过的痕迹推测出主人个性孤独、多愁善感且时常焦虑,而咬绒球就是这些个性特征外化的一种身体活动;绒帽的编织风格是安第斯风格的,推断主人可能去过秘鲁,在那里买下这顶帽子;而第一个补丁已经泛白,表明这顶帽子使用年限已久……

在整个过程中,我们有如看到两个“赤子”(用“赤子”这个词想说明的是他们不忘初心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不受外界流行思维的干扰)在他们的“思维殿堂”(mind palace)中活蹦乱跳的玩着。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听不到他们说“这个问题是心理学问题”、“那个问题是生物化学问题”,从他们的思维里蹦出来的都是直接描述现象的一个个标签,譬如:“帽子有汗味”、“这是安第斯风格的编织物”、“右边的绒球被咬过多次”。这段对白里非常直观的反应出一个思考敏捷的人的思维习惯:

1、专注的关注、观察现象;

2、善于把现象特征当做标签记忆在脑海里,以备思考时随时比对;

3、思考不设限,不以学科作为界限而让自己放弃对一个问题的思考。

要达到夏洛克的思考能力,我觉得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当你在点博里,面对一顶“秋摇帽”的照片,也能自如的添加20个标签时,恭喜你,你已经具备了常人木有的思考力基础了。

原文来自: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48191057/#rd

回复

    暂无回复
 

回复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