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入世”与“出世”的思想,“武侠”算得上是对多数中国人理想的精神世界的完美注解。中国的侠客是伴随着中国人对“武功、自由与正义的幻想”一路发展而来的,用著名武侠小说家梁羽生的话来说,“‘侠’是灵魂,‘武’是躯壳。‘侠’是目的,‘武’是达成‘侠’的手段。”
日本的武士道更强调忠于领主和天皇,并随时为他们战斗和牺牲。黑泽明于1960年拍摄的《七武士》一经推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影响了人们对日本武士文化的认知。
在本期的栏目中,我们将从文化要素、历史滥觞、文学发展、影像展现等角度分析一下东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
上期内容回顾了西方电影中的英雄形象——他们或谦和优雅,或粗犷帅气,而东方的英雄形象则多了许多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
在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笔下,中国侠客的江湖之路多以仗剑行侠、快意恩仇、侠骨柔情、浪迹天涯为经典桥段。意气风发之时,是“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惆怅失意之时,是“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谈笑往事之时,却又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潇洒自在了。
而《菊花与刀》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曾说道,“日本文化有双重性,就像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的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保守而又求新。”正是这种相互矛盾的民族气质孕育了日本效忠领主、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
- 银幕英雄形象之——中国侠客
- 银幕英雄形象之——日本武士
- 书评 写书评
- 笔记
-
书评加载中...
笔记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