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我的眼--诗人和他们的女神们
早先,作家们的生活,便是与羽毛笔、打字机和纸为伴。这些也令歌德、里尔克、弗兰兹•维尔福、卡波特[1]这样的人深深着迷。早在古代,诗人们惯常地将他们的缪斯女神[2]写进他们的每个剧本里,写到每一部史诗中去。在这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一个久被遗忘的形象。
她有着金色的长发,青春年少。他呢,和她是老马新鞍。也因了这把年纪,他远近闻名,富有影响力,而且生活富足。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 1911-1991)[6]和他的女友爱丽丝•罗凯(Alice Locke-Carey):老马配新鞍。那,这一位是他的女神么?顶多算个赝品。在弗里施1975年的自传体小说《蒙托克(Montauk)》[7]中,他把自己的伴侣叫做琳(Lynn),这份老来情。在他死后才发表的第三本日记(2010)中,事情才大致明朗:他写道:“我们的爱,没有未来。”这句话写在他提到琳的第一页。她生性天真烂漫,那时,她正沉浸于纵横字谜和心理学,心无旁骛。也因为这个,弗里施跟这个美国妹子几乎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是这个年届七旬的老者,大概再也不可能像当年同英伯格•巴赫曼(Ingborg Bachmann)[8]那样,毅然决然地分手。在感情上,古稀之年的他,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
然而,文人们的桃色事件往往不是被人们当做“同女神的冒险经历”,而更多地被宣认作“婚外情”、“搞外遇”甚至是“老岁仔勾女”:就连德国近当代文学大家们,不管是君特•格拉斯[9],还是马丁•瓦尔泽[10],都未能幸免。马丁同朋友鲁道夫•奥格斯坦的妻子发生了一段夏日的爱恋。雅各布•奥格斯坦不久前[11]才对外承认自己正是这段恋情的果实。马丁•瓦尔泽还为另一位前情人玩过一次小文艺:2003年电视人Martina Zöller创作了写实小说《布雷多》(即Bleibtreu,人名、酒店名,同时可解作“保持忠诚”);而马丁则在2008年发表了明显更加出色的《爱的一瞥》(Der Augenblick der Liebe)。“女神(这里指单纯精神需求上的)”已经过了时,因为如今的艺术家们要的是一个能够为自己带来灵感、同时能够一起生活的伴侣。如今,女神已死,取而代之的是Groupie[12](有点类似“宅男女神”),她们正是这个消费社会的产物,这个“性”被拿来买卖和疯狂追求的世界。
在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由于弗洛伊德[13]指出了潜意识[14]的存在,“性”就被指认为前进的原动力,于是女神的形象发生了重大转变。莎乐美[15]、爱莲诺拉•杜丝[16]、阿尔玛[17]之侪令诗人们魂牵梦绕,几欲癫狂。但是,即使是这些被如此追捧的“末代女郎[18]”们,也还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
在古代,人们把九位女神缪斯作为艺术的守护神呼请,请求她们给予帮助。在“缪斯庙(即博物馆)”里,我们依旧对她们顶礼膜拜。维吉尔[19]还把“invocatio[20]”(引入)作为诗歌的一种装饰,而到了贺拉斯[21],则已经拿这一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手法开涮,对诗歌中呼请缪斯的做法加以戏谑。就如像恩斯特•罗伯特•库尔提乌斯(Ernst Robert Curtius)在他关于缪斯的大作中写到的那样,中世纪的基督教诗人们摒弃了那被指斥为异教崇拜的缪斯形象,而转向基督教的圣灵。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直到但丁(Dante)才恢复了缪斯们应有的地位。他把她们叫做“我们的守护神”,她们用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诗人们。每当他创作“神圣的戏剧”到了重要的转折点上时,他都会请求女神们赐予他灵光一闪。不管是但丁的碧翠丝(Beatrice,一译贝缇丽彩)[22],还是彼特拉克(Petrarcas)的劳拉(Laura)[23],都交织着爱情和宗教情怀。自此,女性被奉为神祗缪斯,尽管她们也是血肉之躯,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们的神圣地位。伊人本尤物。
同样地,歌德的创作灵感也是来自于那几个他得不到的女人们。没有夏绿蒂•布芙(Charlotte Buff),就没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我们今天能够读到《西东合集(West-östlicher Divan)》则应当感谢银行家的妻子玛丽安•冯•维勒默(Marianna von Willermer)。
“并不是事态怂恿人伸手, 她本真是最大的小偷, 因为我心中仅存的一丝爱意, 正是被她偷走。”
歌德对她满含怨怼。1823年,年事已高的歌德(75岁)向19岁的乌尔里克•冯•丽薇佐芙(Ulrike von Levetzow)求婚遭到拒绝,《玛丽安巴特的悲哀(Marienbader Elegien)》于是诞生。[24]
那个时代的女性,除了结婚,几乎没有别的出路。然而她们中的一些人,在很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抛弃缪斯的角色,摇身一变,成为领军力量。德国的浪漫主义时期[25]正是这样子的。贝蒂娜•冯•阿尔尼姆(Bettina von Arnim)[26]是一个典型,类似的还有卡洛琳•谢林(Caroline Schelling)、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Karoline von Günderrode)和冯•恩瑟(Rahel Varnhagen von Ense);她们举办沙龙、文学共同社,并且自己也拿笔写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旧有模式的改变:她们的同事们开始将豆蔻之年的少女、萝莉[27]奉为至爱。诺瓦利斯(Novalis)[28]的少妻索菲•冯•库恩(Sophie von Kühn)就在此列。1794年,诺瓦利斯只花了五分钟,就拿下了这个可人的小家伙。这个未满十三岁的小少女答应了订婚,称他的书信“令人愉悦”,但同时,在回应那份热情洋溢的定情信时,她还是小心翼翼地用了“您”。两年后,索菲身罹肝病,香消玉殒了。苦痛之余,诺瓦利斯在1800年创作了《夜的颂歌》(Hymnen an die Nacht),称她为内心体验的使者、唤起人的重生。
【注释】
[1]弗兰兹•维尔福,美籍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卡波特,美国作家,著有《蒂凡尼的早餐》(1958)、《冷血》(1965)。
[2]缪斯(Muse),古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女神,音乐、博物馆都来自“缪斯”一词。
[6]马克思•弗里施生于、卒于苏黎世,瑞士建筑师、剧作家、小说家,二战后德国文学代表人物,其作品着重关注个人认同、道德、责任与政见等话题,富于反讽。
[7]弗里施先前的小说大多是自传性的,而《蒙托克》则是虚构的,尽管主人公跟作者同名;蒙托克是纽约东部一个小岛。
[8]英伯格•巴赫曼 奥地利作家,20世纪重要的德语散文家。于1960年与弗里施同居,1962年分手,分手的剧痛致使英伯格多次住院。分手时弗里施53岁,英伯格37岁。
[9]君特•格拉斯 德国著名作家,著有《铁皮鼓》、《狗年月》、《猫与老鼠》等。于1970(44岁)年代同女建筑师、画家Veronika Schröter保持了数年的暧昧关系并育有一女,于1972年同第一任妻子Anna Schwarz分手;1979年他又同女风琴师Ute Grunert结婚,并一同于1986-1987在印度度过了一段时间。
[10]马丁•瓦尔泽他同《明镜周刊》创始人鲁道夫•奥格斯坦的妻子Maria Carlsson有过婚外情,后者在1967年为马丁生下一子雅各布•奥格斯坦,是著名记者、出版家。
[11]2009年11月,是鲁道夫•奥格斯坦死后的第七年。
[12]Groupie由group(队、组)和ie(爱称)组成,本来表示“跟随乐队的女孩”,后演变成“追星族”。
[13]弗洛伊德 奥地利精神学家、深度心理学家、宗教批评家,著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等,被誉为“精神分析学之父”。
[14]即“冰山理论”:人的意识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仅仅是一小部分,而隐藏在水面以下的占了大部分,是潜意识。
[15]莎乐美,出身俄罗斯将军家庭,21岁时在罗马认识了经验主义哲学家、艺术家保罗•雷,并在其引见下结识了尼采。三人的关系在两个男人的争风吃醋之后结束。27岁结识德国波斯学家、东方学家Friedrich Carl Andreas,并在后者以死相逼之下于同年答应了他的求婚,但结婚的条件是:婚后不许要求性生活。37岁与小自己15岁的里尔克邂逅,事实上,里尔克在这之前就曾给莎乐美写过几封附带诗笺的匿名信。1898年,两人作伴游历意大利;1899-1900之间,里尔克又陪同莎乐美夫妇两度出游俄罗斯。对有妇之夫莎乐美的爱情使里尔克备受折磨,莎乐美虽然对他有感觉,但是暧昧关系最终结束于1901年莎乐美的一封分手信,但是两人一直保持朋友关系,直到1926年里尔克死去。
[16]即前文的爱莲诺拉•杜丝,意大利戏剧女演员,被描述为“玻璃女人”。
[17]阿尔玛,被描述为“蛇蝎美人”,她在维也纳和伦敦开艺术沙龙,先后嫁给奥地利晚期浪漫主义作曲家、指挥家古斯塔夫•马勒、德国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奥地利裔美国诗人Franz Werfel,另外,她还是奥地利画家、诗人奥斯卡•柯克西卡等名士的情人。她本人也著有数首艺术歌曲。
[18]末代女郎 “末代”指的是19世纪末,弥漫着诡辩、逃避、厌世、唯美主义的文学、艺术气候。18世纪的康德认为审美标准应该不受制于道德、实用性和乐趣而“自在”,歌德、迪耶克深受影响。
[19]维吉尔,古罗马诗人,著有《牧歌》、《埃涅阿斯纪》等。
[20] Invocatio这里特指请求女神赐予自己灵感或者请求使作品永垂不朽。
[21]希罗神话的神祗是多神教的神祗,与作为一神教的基督教格格不入。
[22]碧翠丝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位女士,是但丁诗中的灵感,她也因此而著名。 碧翠丝是但丁《新生》的主要创作灵感。同时在《神曲》的最后作为他的向导出现,在那里她接替拉丁诗人维吉尔成为新的向导,因为作为一个异教徒,维吉尔无法进入天堂,她,幸福和爱的化身,正如她的名字那样(Beatrice,意思是“被祝福的”),自然的成为了但丁的向导。
[23]彼特拉克,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之父。24岁时观看了女士劳拉表演的《离散的旋律》,产生了持久的创作欲。
[24]《玛丽安巴特的悲哀》是歌德《激情三部曲》的第二部分。《激情三部曲》包括《致维特》、《玛丽安巴特的悲哀》和《乱》。1821年,歌德到今捷克境内的玛利亚温泉度假,遇见同母亲和妹妹前来度假的十七岁少女丽薇佐芙,少女使得年逾古稀的歌德重新燃起了炽烈的爱火。两年后的1823年,歌德在朋友卡尔•奥古斯特的帮助下,致信丽薇佐芙的母亲,请求将女儿许配予他,但得到的答复却是“女孩还没有结婚的意愿”。
[25]浪漫主义时期:流行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西欧。“浪漫主义”一词最早由德国作家、批评家、翻译家弗里德里希•冯•施莱格尔提出。浪漫主义认为美学经验应当来源于强烈的情感,开始强调不安、惊恐等情绪,还有人面对壮丽的大自然时表现出的敬畏。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时代以来的贵族文化、专制政治的颠覆,拿艺术和文学来对抗把自然人为理性化的做法。
[26]贝蒂娜•冯•阿尔尼姆,德国浪漫主义女作家,著有书信体小说《冈德洛德》;讲述了自己同冈德洛德女士的友谊。后者被誉为“浪漫主义时期的萨福”,在一段同有妇之夫、哲学家Friedrich Creuzer一场苦恋无果之后,27岁的她放弃了生命。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绿蒂那双大眼睛的原型便是贝蒂娜•冯•阿尔尼姆的母亲马克西米里安娜•冯•拉罗什。
[27]萝莉,原文为“Kindsmusen”,中文的“萝莉”来自纳博科夫《洛丽塔》一书。另外还有两位较著名的“Kindsmuse”:路易斯•卡罗《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爱丽丝和弗兰克•魏德金《露露》中的小露露。
[28]诺瓦利斯(Novalis,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时期作家、哲学家、矿业工程师,是著名的“蓝花诗人”。“蓝花”是浪漫主义的重要象征,代表着心灵所渴望的一切无限之物和爱,以及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的追求。
译者:GabiLem 原文:http://select.yeeyan.org/view/285341/348329
回复
-
暂无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