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屋中的呐喊

  • 作   者:

    李欧梵

  • 译   者:

    尹慧珉

  •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 语   言:

    中文

  • ¥6.00

  • 试    读
  • 导读
  • 书中所描写的鲁迅不仅仅是高声呐喊的斗士,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有着丰富复杂感情内涵,有爱也有恨,有希望也有绝望,对中国传统有继承也有“抗”,并在这些悖论与矛盾中抗争前进。

    作者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鲁迅先生的研究之中,将鲁迅的生平与其创作的文本用手术刀进行切片,让大家知道原来鲁迅先生身上还有那么多的侧面:否定、怀疑、探索、创造、自我牺牲、矛盾和痛苦等等。让我们明白鲁迅并不仅仅是一个天生的革命导师和完美的思想家,他的作品之中也有败笔,他对别人也有小人之心,……这样多层面、多侧面的鲁迅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迅。

  • 内容简介
  • 《铁屋中的呐喊》是研究鲁迅的一部名著,它吸收和发展了西方汉学界前人研究鲁迅的成果,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全面研究,从心理上对鲁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将历史上简单化的鲁迅丰满化。

    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心理学的角度回顾家庭和教育对鲁迅心理发展的影响,说明中国文学传统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全书的中心,系统阐释鲁迅的文学创作,包括短篇小说、散文诗及杂文;第三部分论述鲁迅最后的十年,集中研究他对文学和政治关系的看法。通过这三个部分,作者试图重新描述出鲁迅真实的心路历程,揭示出鲁迅内在的深刻悖论与矛盾。

  • 作者简介
  • 李欧梵,1942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文学教授,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教授、作家、文化评论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现代文学及文化研究、现代小说和中国电影。著有《铁屋中的呐喊:鲁迅研究》(中英文版)、《中国现代作家中浪漫的一代》(英文)、《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现代性的追求》、《范柳原忏情录》(小说)、《中西文学的徊想》、《寻回香港文化》、《都市漫游者》、《世纪末呓语》等。

  • 编辑推荐
  • 《铁屋中的呐喊》是东方文学研究专家李欧梵先生于1987年出版的英文版著作的中文翻译版,出版于1999年。这是研究鲁迅的一部名著,它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对鲁迅先生的研究之中,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全面研究,从心理上对鲁迅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索,将历史上简单化的鲁迅丰满化,让大家知道原来鲁迅先生身上还有那么多的侧面:否定、怀疑、探索、创造、自我牺牲、矛盾和痛苦等等。让我们明白鲁迅并不仅仅是一个天生的革命导师和完美的思想家,他的作品之中也有败笔,他对别人也有小人之心,……这样多层面、多侧面的鲁迅才是历史上真实的鲁迅。

  • 目录
    • 原 序
    • 第一部分 一位作家的产生
    • 第二部分 鲁迅的创作
    • 第三部分 关于文学和革命
    • 附录
    • 译 后
    • 书评 写书评
      • 夏末

        何谓“铁屋”

        夏末

        有很多人认为李欧梵写《铁屋中的呐喊》是为了还原真实的鲁迅,我同意这种观点。鲁迅是一位真正的知识分子,虽然在初高中的语文课本里他被说成了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但他存在的意义绝不仅仅如此。这部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对鲁迅精神的重新发现和阐释。相信大家都能在阅读本书中走近鲁迅,获得一些对于人生的启发。对于铁屋之说,只记得鲁……展开↓

    • 笔记
      • 愤怒的猪头 愤怒的猪头

        “鲁迅在给李霁野的一封信中曾谈到他不愿写自传,也不愿意别人替他写传。他认为自己这个人很平常,不必要写传。”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很有文化素养。

        2014-03-16 喜欢(0) 回复(0)

      • 愤怒的猪头 愤怒的猪头

        “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被全国一致地赋予了民族英雄的地位。任何一位过去的或现在的中国作家,都不曾像这样在整个民族中被神化过。...”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的确如此。

        2014-03-16 喜欢(0) 回复(0)

      • 愤怒的猪头 愤怒的猪头

        “显然,单是贫穷还比较好忍受,这里更重要的是屈辱。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那曾经光耀过他们门楣的制度的受害者。祖父是...”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这对他的成长相当不利。

        2014-03-16 喜欢(0) 回复(0)

      • 愤怒的猪头 愤怒的猪头

        “到日本一年,鲁迅剪了辫子。既可解释为要区别于他那些在日本的同胞,从大的方面看,也是一种民族的、政治的反抗,因为辫子就表示着对...”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非常具有反抗意识。

        2014-03-16 喜欢(0) 回复(0)

      • 夏末 夏末

        “到日本一年,鲁迅剪了辫子。既可解释为要区别于他那些在日本的同胞,从大的方面看,也是一种民族的、政治的反抗,因为辫子就表示着对...”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鲁迅看来还是很有个性的,这点很像他的母亲。

        2014-03-16 喜欢(0) 回复(1)

      • 夏末 夏末

        “显然,单是贫穷还比较好忍受,这里更重要的是屈辱。在某种意义上,他的祖父和父亲也都是那曾经光耀过他们门楣的制度的受害者。祖父是...”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很可怜的身世,自幼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

        2014-03-16 喜欢(0) 回复(1)

      • 夏末 夏末

        “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被全国一致地赋予了民族英雄的地位。任何一位过去的或现在的中国作家,都不曾像这样在整个民族中被神化过。...”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其实有另外一个学者孔子要比鲁迅在国民心中神化的多。

        2014-03-16 喜欢(0) 回复(1)

      • 夏末 夏末

        “鲁迅在给李霁野的一封信中曾谈到他不愿写自传,也不愿意别人替他写传。他认为自己这个人很平常,不必要写传。” 全部笔记(2) 去书内

        他是一个很谦虚内敛的人。

        2014-03-16 喜欢(0) 回复(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