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 多年以前有位年轻人,在中学里教物理,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准备出国留学。机票买好了,就放在腰包里,他下班后去看了一场歌剧。歌剧散场,他骑车回家,经过一个包子铺,想起没有吃晚饭,就下车排队买包子吃。轮到他时,只剩下最后一个包子了。吃了这个包子,年轻人继续往家赶,路上碰到熟人,于是捏闸打招呼,不留神车轮轧上一只茄子。他摔到路中央,路过的汽车紧急刹车,但是晚了。立刻送进医院,推往手术室。年轻人以为这无非幸福生活里的一场虚惊,鼓励医生说,您大胆干吧不要发抖,我要是哼一声就不算是我。

    医生说,我希望您从今天起尤其要时时保持这种勇气。

    看到这里,我已经知道了结局。这故事是史铁生编的,但有很多细节取自他自己的经历。故事里的年轻人后来没出成国,反而高位截瘫,终身瘫痪,整天躺在床上推算自己避开车祸的概率。不是每个人都有戏剧性的遭遇,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史铁生那样不幸的经历,但我们多少都有过大大小小的不幸时刻,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我反正像故事里的年轻人一样,仔细推算过不幸发生的概率。和他如出一辙,我的结论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不幸都可以避免。

  • 编辑推荐
  • 《圣经》中充满了麻风病人和其他肢体残缺的不幸者,释迦摩尼的传说中也不例外——这些生来不幸的人们象征着人类被流星砸中的命运。

    被流星砸中的痛苦带来怀疑,让人觉得人生没有公平可言。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这是革命的原动力,人生领域的痛苦却无可解脱,只能在激愤中消沉,或者到信仰中寻求更高的裁决。痛苦和怀疑是一个十字路口,要么通往愤世嫉俗,要么通往神的怀抱。

    然而,无理由的不幸差不多是一切文学、哲学和宗教的母题。如果人类生来都四肢康健,吃用不愁,像瑙鲁人一样,被鸟粪和矿石所围绕,生来注定虚度一生,我们就没有诗歌可以吟诵,也没有一切形而上的烦恼。那样我们的智力就不会进化到今天这种程度,对痛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敏感。所以,任何普通正当的快乐,仍然会被支持和赞美,但是面对少数人的不快乐,可以这样去看:他们保护着这个世界的丰富和力量。

  • 目录
    • 被流星砸中之后
    • 不快乐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