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书店比作“天堂”,从来就有,近如台湾作家钟芳玲的《书天堂》,乃至这种比喻多少有那么一点“陈词滥调”的意味。但,没法子,我确实找不出比“天堂”更合适的说法了。在小资的心目中,书咖啡(Book Cafe)或许是与“天堂”想象更接近的所在,这我也同意。国外的不说,仅北京的老书虫、库布里克,就近乎这等存在,遑论成府路改造前,由台湾电影青年创业、与老万圣比邻而居的“雕刻时光”。但书咖啡的核心元素,还是书。离了书,那就成星巴克了。所以,真正的“天堂”,还是书店。弥尔顿说“唯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从这个意义上说,尚未失去的“天堂”,还不是真“天堂”。以如此苛刻的标准衡量下来,能称得上“天堂”的书店,怕也所剩无几了。
如果说,鲁迅话语中的“失掉的好地狱”,表达了一种对虚无主义哲学的反讽——根本就无所谓“好地狱”,更无所谓“失掉”——的话,那么“逝去的好天堂”,大约还是有的。“天堂”者,因人而异,从梦中归省的故土,到逝去的亲人、爱情,甚至一套得而复失的豪宅,不一而足。对本期内容的作者来说,“天堂”是那些好书店。
- 我的“书天堂”——那些逝去的好书店
- 书评 写书评
- 笔记
-
书评加载中...
笔记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