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 石鹏飞,1948年12月25日出生。1968年由上海赴云南当知青,历经磨难,1977年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大学教授,主讲《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化概论》、《老子研究》、《中国古代经典导读》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从1993年起,他在校园和社会开设《人生观和人死观》等系列讲座,听众反响强烈。本期内容为石鹏飞谈大学生的成长之道:

    大学毕业后,我当上了大学教师,大学毕业前,我也是个大学生,诚如《红楼梦》中贾母所言:“谁不打从小儿过”——谁都有个过程。

    我是1977年考入大学的,一读四年,绝对不是“由你玩四年”(英语“大学”一词音译的调侃语)。那是因为读书不易,我当了九年知青后才进大学,很珍惜这个机会。再说,我对读书有兴趣,这样,学习自然刻苦、勤奋。

    早上起来背文章。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装点书本在肚中,语言无味,开口就俗,怎么行?调电脑固然方便,可跟自己拥有的不一样,且那时也没电脑。我曾对先秦的一些经典花过大力气,背了不少——这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呀!

    认真听课,作笔记,与老师互动。我听课喜坐前排。笔记,课堂上记,课堂下整理,一丝不苟。老师提问时,举手应答,也质疑老师的一些说法,有时弄得老师很尴尬,不过,“教学相长”么!我也会逃课——逃那些实在听不成的课。

  • 编辑推荐
  • 四年的大学是人生的1/20(假如活八十岁),而且是关键的“而立”前的塑形,不能松懈。作为曾是大学生而现在是大学教师的石鹏飞,希望而今的大学生戒懈怠,求进取,勿让一天闲过,如此,方“后生可畏”。在本期内容中,石鹏飞教授追忆了自己的大学岁月,并对如今的大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

  • 目录
    • 我的大学生岁月
    • 三点希望——与考上大学的学子谈
    • 读书要有选择
    • 说“通”